第六十二章 不想你還惹我(第2/3頁)

但比起被塗掉的字眼,蘇晏更關心的是吳名的去向。

他知道吳名被仇恨所束縛,一心只想血刃殺親仇人,此番不告而別,定然又是為了刺殺奉安侯。而“雖千萬人”一詞,隱隱透出對方有所準備,而吳名對此也心知肚明的意思。

這難道是一場自殺式襲擊?蘇晏捏著信紙直嘆氣。過剛者易折,他很擔心這個殺手因為骨太硬、頭太鐵,真把自己給折進去了。

不值當!蘇晏暗罵,一個合該千刀萬剮的老王八,也值得拿你的命去換?一千個一萬個不值當!太傻了!太傻了!

他一邊罵,又一邊後悔:早知如此,自己就該挾恩相逼,強迫吳名立誓,在他扳倒衛浚前不得出手。吳名雖身為殺手,卻有俠氣,這種人會信守誓言,哪怕因此對他懷怨在心,也總比為報仇喪了命強。

思來想去,為時已晚,除非能趕在吳名出手前找到他,否則蘇晏也無計可施。只能先叫來蘇小北,囑咐他明日天一亮,就去奉安侯府附近打探,看有何動靜。

翌日拂曉,蘇小北便出發了。剩下小京為蘇晏更衣備馬,送他出了府門。

蘇晏對小京吩咐道:“吳名若是回來,你得想法子將他死死留在府中,就說這是我的命令。他若不聽,你就告訴他,我要與他恩斷義絕,從今往後再沒有任何關系。”

他翻身上馬,朝著城西催鞭疾馳而去。

-

外城西側靠近京郊,有座不甚高大的山,叫靈光山。山坳密林接著緩坡,被中間一條清溪截成東西兩半。

溪畔緩坡綠茵融融,野花點綴,被稱為“淺草坡”,取其“淺草才能沒馬蹄”之意。

豫王下了馬,與蘇晏並肩信步,踏青而行。腳下草葉綿柔,身旁水流丁冬,夏日清爽的晨風拂面如醉,帶給人心曠神怡的愜意感。

蘇晏爬上一塊峭高的大巖石,舉目四望,說:“三山如抱,一水環腰,此地風水不錯,的確是個建學院的好地方。”

豫王道:“唯獨一點,這塊草坡方圓不足,地基若是只限於此,將來校舍廣場未免有些局促。若是向東西兩側拓展,便要伐林填溪,孤王又舍不得這幾分野趣,想盡量保留下來。”

蘇晏頷首認同:“王爺有雅趣,不是煮鶴焚琴之人。”

豫王似笑非笑地看他一眼,“孤王非但不會煮鶴焚琴,還十分憐香惜玉,清河以為呢?”

蘇晏見他幾句話不到,又開始出言調戲,心底默默嘆氣,面上卻裝作聽不懂,答非所問:“我以為既然王爺不是東西,那就看看南北兩側,還有沒有拓展的空間。”

豫王一怔。

蘇晏笑道:“哦哦,下官口誤,並非‘王爺不是東西’,而是既然王爺不革東西,那就觀采南北吧。”

豫王聽完解釋,依然覺得他是在罵人。

這張牙尖舌利的小嘴兒,不知在床上又會是如何風情,是叫罵連連,還是呻吟不斷?豫王哂笑著看蘇晏,心底將他剝光調弄了好幾輪,口中卻不以為意道:“南面卵石灘倒是可以填,但仍嫌不足,北面有座靈光寺,若是能拆除,那就足夠了。”

“拆寺廟?”蘇晏有些意外,“這靈光寺不是挺出名,還有個法名繼堯的主持,據說經常出入宮中?”

豫王是屍山血海裏殺出來的,從來不信蒼天鬼神,只信雄軍長槊,聞言道:“京師人口眾多,百年前不得不辟拓外城,以安生民。這些年外城也漸擁擠,道觀寺廟卻四方林立,出家人不事生產,又占良田為僧田,民怨頗多。拆一座靈光寺又如何,最好讓那些僧侶都去還俗,還能為國增添勞力。”

蘇晏不想太後那麽禮佛信道,兒子卻是個無神論者,不由失笑。

豫王招呼他:“看夠了,就下來吧。咱們去靈光寺走走。”

爬高容易下去難,蘇晏左顧右盼,想在巖石間找出一道好走些的罅路。豫王卻朝他展開雙臂,說:“跳下來,本王接住你。”

蘇晏搖頭,腳底一點點往下方挪。

豫王手指扣住一小片石屑,悄悄往他軟布皂靴上一彈。

蘇晏外腳踝上突出的小圓骨,隔著靴筒挨了記偷襲。他痛呼一聲,失去平衡跌下去。

豫王伸臂接個正著,緊攬著不肯撒手,嘴唇趁機在他頸間廝摩,又繞著喉結輕吮,幾下就把蘇晏舔了個遍體酥麻,腳下發軟。

蘇晏見識過人形自走淫獸的厲害,處處提防著豫王揮灑費洛蒙,生怕一個恍神,就跟被拍花似的,中了他的邪。當即橫臂用力推他寬厚胸膛,又使勁踹他小腿,叫道:“放手!再不放手我要操板磚了!媽個比,朱栩竟我警告你,你再這麽動手動腳,朋友沒得做不說,我見你一次罵你一次,朝堂上、皇帝面前也照罵不誤。我就不信,沒人治得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