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7章 蕃使入國,懇請和親(第3/4頁)

聽到史思貞搶先發言,李隆基也連忙說道:“今世不同往年,我國運長盛、豈可隨胡情而降遷,諸事處斷較之往年應有分別……”

“該要作何處斷,暫不需我司立策進言,眼下只說出迎接待的事務。”

鐘紹京開口打斷了正待長作議論的臨淄王,點明了眼下鴻臚寺需要負責的事務相關。

聽到鐘紹京這麽說,兩名少卿臉上都露出幾分失望之色。

而李隆基心中不免更是忿忿,只覺得這位大卿真是不怎麽樣,好不容易本司職內湧出一樁可稱劇要的大事,正該奮力爭取、合署上下都能有所表現,結果殿前一番奏對,只分到了迎送招待的雜使,真正事情的核心卻拱手讓人,實在是怒其不爭,怪不得拜相不久便被掃出了政事堂,實在是沒有爭取擔當大事的能力!

鐘紹京自然不知臨淄王忿懷心聲,眼見兩人都低頭沉默,於是便開始分配任務:“蕃使將循西康入京,屆時鴻臚遣丞一員入成都與益州交割事務,這件事暫由史少卿處分,隨事進報,不得有誤!”

史思貞聞言後連忙起身應是,而李隆基見狀後則更加的心生不滿。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結果鐘紹京連問都不問便直接發給了史思貞,眼中似乎根本沒有他的存在。

李隆基自不是鐘紹京這種諸事不爭的無能上司,正待開口說上幾句,鐘紹京卻又轉頭望著他說道:“朝廷授命波斯歸義王控領祆教,王請暫直崇元署事宜,若有事需作接洽,直接發案處理。”

鴻臚寺的職事除了外事相關之外,還有一部分與宗教有關,下屬設有崇元署,就是掌管天下寺觀及京都大德之所補選,與禮部下屬的祠部協同辦公。

朝廷要整改祆教等外來的宗教,當然不能僅僅止於更換上邊的頭領,其內部人事教務也要重新架構起來。

整理外來的宗教並不是第一次,佛教作為外傳的典型便與中國人情風俗融合的相當不錯,這裏面頗有可作借鑒之處,因此鴻臚寺在這件事情當中也有一些枝節的牽連。

聽到這一樁安排,李隆基心裏仍然不免抵觸。蕃國入使乃是時事的熱點,哪怕只是迎送的接待,主事者也大有存在感可刷。但配合祆教改制,相比起來重要性就遜色得多,而且只是附案配合,鴻臚寺在當中的話語權極低。

可是他雖然爵位尊貴,但職事上終究要受管轄,也不敢公然在堂與上司叫囂反駁。見鐘紹京一副不容商量的語氣,只能點頭應承下來。

這一樁事務雖然不稱劇要,但若說事內有什麽便宜的話,那就是能夠全程了解到朝廷對諸胡施加管制的事務進程,從而撿拾一些諸胡當中流泄出來的人事資源,倒也不算絕對的有勞無益。

交待完署內事務後,鐘紹京便起身離開。史思貞接掌了蕃使相關的事務,主動留下直堂整理相關的文書資料,而李隆基也只能有些失落的離開了衙堂。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李隆基心情自然算不上好。他並不是那種安於享樂的無聊宗室,眼見世道越發的昌盛繁榮,心裏是很希望能夠參與其中。

舊年在職光祿寺,雖然也談不上極為的劇要顯赫,但起碼也是忙碌且充實。可是開元五年因為勾院察贓,光祿寺也無能幸免,自少卿曹國公以降俱受發落。

特別是貪贓最多的曹國公李備,直接被奪職奪爵、廢為庶人,為了區區些許浮財,結果卻丟掉了世傳的爵祿,李備也算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雖然說李備被奪爵,也有幾分跟臨淄王主動投案交代案情有關,但臨淄王也無能幸免,同樣被罷免了職位,轉而擔任早已經衙署無存的南衙閑職。

如此又過幾年,隨著家中逐漸添丁,維持家計的壓力也大,李隆基幾次懇請進用,才在去年秋天裏得錄補用。

他是非常希望能夠就事外州的,宗王遊歷諸州官長也是國朝以來的傳統。外州刺史雖然不如京司官長清貴,但臨民施政要比京司更加充實,而且外官的待遇近年來已經普遍比京官高了一等,各種不違觸禁令的職外收益也更可觀。

但是政事堂一番排序選才,最終還是將他分配到鴻臚寺這個閑司中來,雖然仍保留了四品通貴的待遇,但與他心中的期望卻相距甚遠。更不要說署內同僚對他的抵觸,像今天這樣的情景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生為宗家子弟,李隆基自然不會真的感受平民衣食不繼的憂苦。但是生在有心有力、壯年有志的年紀,卻是無所事事、一事無成,這也是另一種方式的失意,讓人心中倍感苦悶。

然而讓他煩心的事情還不止官面上的事務,家事方面同樣是一團亂麻。

當李隆基行出皇城的時候,天色已經暗黑下來,等候在皇城外的家人隨員們匆匆迎上。為首的壯漢名王毛仲,本是內苑的奴戶,但因其力壯且性格巧順,李隆基便請禁中將之轉入自己府下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