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5章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第2/6頁)

所以盡管天色仍然頗早,但在聽到部伍匯報之後,莫賀可汗還是決定就地傍山紮營,等到了明天再繼續趕路。

部伍們聽到指令之後,便紛紛下馬抽刀、劈砍山谷內外那些幹枯的荊棘藤蔓,既是為了用來生火做飯,也是避免停宿期間失火蔓延。

在部伍忙於收拾營宿地點的同時,莫賀可汗便也下馬進入臨時搭建起的帳幕當中,開始接見部屬、處理一整天行程中所積攢的事務。

這一代的吐谷渾小王,年紀已經不小,將近四十歲,但是看起來較之實際年齡還要更大幾分。其人須發濃密,略有卷曲,生就一副標準的胡人相貌。這本來也算不上出奇,可是跟留在大唐的青海王一系相比,單從外表看,已經差異大到不像是同類,更不要說同宗的血親。

莫賀可汗的血脈當然沒有問題,他就是慕容伏允的血親子孫,已故西邦太子達延芒結波的後人,有問題的是吐谷渾王室的聯姻方式。

吐谷渾立國青海,與中原王朝一直保持著密切的往來,甚至在南北朝開始,便與一些割據隴邊的漢胡政權進行聯盟與和親。因此在吐谷渾王室中,是一直有一條比較穩定的漢人血脈傳承,多代融合下來,使得他們無論外表還是風俗習慣,都與中原王朝沒有太大的詫異。

但是除了與中原王朝維系往來之外,作為青海當地的君主,吐谷渾王室自然也需要考慮到統治之內臣民的因素。須知吐谷渾王室並非土生土長的西胡,而是從近萬裏之外遷徙而來的東胡鮮卑。而青海周邊所生活的民眾,則就主要以羌人為主體。

一個外來民族到達陌生地域,不只存活下來,甚至還成為區域當中的霸主,統治著數量遠勝於本部的異族部眾、所建立的政權更維持數百年之久,吐谷渾的立國祖先們的確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傳奇。

鮮卑慕容氏,在五胡亂華的浪潮中,也的確是一個人才湧現比例最高的一個胡族。以燕為國號的政權幾乎就占盡了東南西北前後,還沒有算地處青海的吐谷渾,可謂是五胡亂華過程中排名第一的狗皮膏藥,就是他媽的不肯下桌。

當然,立國西陲的吐谷渾與中原王朝的興衰更替還是沒有太大的關系。其國能維持如此長久,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積極的與當地西羌土著進行融合。太遠的不提,當吐谷渾第一次被隋朝滅國時,作死小能手慕容伏允就是藏匿在黨項羌的領地中苟延殘喘、等待機會。

因此在吐谷渾王室的血脈傳承當中,還有一系就是與當地的西羌豪族聯姻融合,從而維系其政權內部的穩定。中原王朝強盛,吐谷渾需要交好中原時,吐谷渾王則就會選擇漢人女子生出的後代為嗣子,反之、本土西羌派就占了上風。

吐谷渾上一次的分裂就發生在隋唐之交,眼見中原大亂,慕容伏允便立擁有羌人血脈的達延芒結波為太子,卻沒想到隋後並非長久分裂的大亂世,而是一個同樣強大的大唐。

而西羌本土派,也不再同於往年,因為更西方的吐蕃已經崛起。吐蕃本就是西羌種,與吐谷渾當地諸羌無論相貌還是風俗傳承都極為相近,彼此之間自然也就更有認同感。

因此原本的本土派,自然而然就成了親蕃派,此前叛國西逃的素和貴便是其中代表人物。素和貴本是吐谷渾慕容氏疏族血脈,西羌系的代表人物,當大唐再次強勢介入吐谷渾時,索性直接叛逃、將國家都送給了吐蕃。

這也是吐谷渾王室幾百年搞平衡下來,不能與時俱進的一次慘痛翻車。畢竟無論是親唐還是親蕃,哪比得上自己作主來的快活。

莫賀可汗雖然只是吐蕃扶立起來的一個傀儡,但也並不是一個諸事都不動的酒囊飯袋,當大唐所扶立的吐蕃諾曷缽政權在被吐蕃滅國並將其部召回之前,其人也一直跟隨父兄長輩在西海荒野掙紮求存。能夠在大論欽陵如此強勢人物壓制下,仍能對部族有著頗為可觀的控制力,足見其人也是能力不俗。

行途中所積攢的這些問題,對莫賀可汗而言並不是什麽難事,此前大論欽陵征戰於外,他便與贊婆等人一同負責後勤征調與組織,所以在處理起類似事務來,也是有條不紊。

當事務將要處理完畢的時候,卻有一名強壯婦人直闖帳中,甚至就連帳外持刀宿警的武士都沒能阻攔下來。

婦人入帳之後,也並不行禮,直望著莫賀可汗皺眉說道:“贊蒙著仆來問,眼下天色尚早,可汗為什麽便命令紮營不前?”

眼見婦人如此無禮,莫賀可汗那有些深邃的眼窩中頓時閃過一絲羞惱恨意,可當真正擡頭凝望對方的時候,眉頭便已經舒展開、變得和顏悅色起來,他先擡手屏退跟隨婦人入帳的幾名持刀衛士,然後才心平氣和的解釋道:“前路別部缺食嘩噪,阻誤了行程,若再繼續前行,此夜恐難行過山谷,滯留谷中,夜宿不免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