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5章 贊普居內,殺賊有臣

在海西崎嶇的山嶺間,有一路人馬正浩浩蕩蕩的進行著遷徙,正是剛剛從伏俟城離開、跟隨吐谷渾小王莫賀可汗前往積魚城的部眾。

多達數萬人的大部隊,加上所攜帶的牛羊以及車馬輜重,整個隊伍拉伸開,前後綿延足有幾十裏之長,在這蒼茫的原野、崇山峻嶺之間,仿佛一條緩緩移動的遊龍。

這些民眾們大多衣衫襤褸、神情木然,身上背馱著眾多的雜物,價值雖然不高,但卻是他們全部的家當。青海的道路完全與平坦無關,哪怕是兩手空空,長途跋涉起來都非常的辛苦,如今肩扛手提著眾多的雜物,行走起來自然是更加的艱難。

不乏人已經累得神情恍惚、氣息紊亂,乃至於直接倒斃於山嶺溝壑之間,但也不會引起什麽同情悲憫,更不能阻止隊伍行進的速度。

盡管隊伍中擁有著大量的牛馬牲畜,但這些畜力卻不是用來給這些部落族眾們減輕負擔。時下正值初秋新寒,牲畜們本就需要安養貼膘、以抵禦將要到來的寒冬。

眼下迫於無奈進行長途的遷徙,已經是有悖天時與習俗,若還不能節省體恤畜力,那將會有大批的牲畜不能熬過漫長的寒冬。

當然,以畜牧為本業的吐谷渾部落中也存在眾多的馱馬、挽馬用於馱運物貨。但這些馱馬是要用來運送豪酋首領們的財富,自然不會用來浪費馱運賤民們那些微薄的垃圾家當。

秋冬時節,本就不適合遠途的遷徙,上路之後又沒有充足的物資供給與負擔減輕,盡管隊伍離開伏俟城還不算太遠的距離,但情況已經非常的不容樂觀,甚至通過沿途拋屍的情況,就能勾勒出他們具體的行進路線。

但即便是如此,仍然不能阻止隊伍前進的腳步,就算是部眾們已經將要無以為繼,自有刀兵驅趕他們繼續前行。

人生在世,誰不辛苦?那些貴人們放棄了伏俟城暖帳軟臥的優渥生活,在這秋冬之交還要踏上行途,他們難道就不辛苦?

為了謀求一個生機出路,而不是困在伏俟城中與噶爾家一起迎接兇險的考驗與莫測的命運,這些貴人們決定離開,也是承擔了極大的風險。

萬幸在莫大的壓力之下,大論欽陵不復往日的固執兇悍,總算是答應放他們離開,他們才有了這樣一個擺脫噶爾家的機會。若那些賤民們不能體會貴人們所付出的努力與苦心,反而因為路途上這些微的辛苦就抱怨連連、裹足不前,那也實在是死有余辜!

在這長長隊伍的偏後方位置上,隊伍要顯得威武嚴肅得多,前後俱是威猛的武士,大量滿載貨物的車馬被團團包圍在這隊伍當中。但最引人注目的還並非那些氣勢雄壯的武士隨員與眾多的車馬輜重,而是位於此方隊伍最當中、由眾多武士貼近包圍起來的華帳大車,以及車前車後高豎起來的各種鮮艷旗幡。

這一架華車體量龐大,較之普通的馬車足足大了數倍有余,需要多匹健馬才能拖拉得動。整個帳幕都由上佳的馬皮接綴而成,內外數層,不只密不透風,甚至就連最鋒利的刀劍槍矛都難穿刺得透,而那接綴之處更是用金絲銀線穿插縫合,看起來更是華貴異常。

除了本身的材質與用工不俗之外,帳幕外皮上還鑲綴著眾多的金環,用以扣掛金玉牦尾彩羽綺羅等各種佩物。當然眼下由於荒野趕路,各種佩物都已經被清除下來,但這華車貴氣逼人的氣派仍然沒有減弱多少。

這架華車的存在,與隊伍前後那些悲苦寒酸的部族民眾們自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能夠擁有並乘坐這一架華車的人物自然也不是什麽簡單人物,正是這一支隊伍的首領,當代的吐谷渾小王莫賀可汗。

其實就連莫賀可汗,若非特殊的渠道,也很難擁有這樣一輛華車。而這一輛車正是十年前吐蕃王室公主下嫁莫賀可汗時,贊普召集國中能工巧匠並收聚珍寶,專門為之打制、賀其新婚之禮。

所以這一架華車不僅僅只體現出莫賀可汗的身份尊貴,更是作為宗主國的吐蕃對其禮遇有加的證明。

因此盡管這架華車因為太過龐大、並不適合離城遠行,可是當莫賀可汗決定離開青海、前往積魚城投奔贊普的時候,也並沒有將這一架車留下來,而是將之攜帶同行,以表示自己對於贊普所賜予的恩典銘記不忘。

正式趕路的時候,莫賀可汗也是身先士卒、與部伍們策馬同行,當野中停宿時,則就登車接見各部酋首,並處理各種行途事務。

午後時分,隊伍行至兩山夾壁之間的一處深闊谷口,由於前方有別部賤民嘩噪鬧事、不肯繼續前行,鎮壓騷亂耽誤了一些時間,影響到了隊伍的行程,很難在天黑之前通行過谷口。而一旦到了晚上,山谷中便會有寒冷猛烈的罡風鼓動強吹,並不適合紮營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