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25章 水土不同,或橘或枳(第2/2頁)

朝廷科舉尚有諸州貢舉人進行遴選,集英書院的院試便是行台考選的一次初試。當日參考、當日出榜,相當於朝廷典選的長名榜。過了院試,才可以參加西京國子監監試,監試通過後,便有了正式授職的資格。

當然,如果嫌監試授職過卑,也可以繼續備考參加行台所主持的堂試。

雖然行台一系列的考選都沒有朝廷所授給的正式官身,但有一點優勢是朝廷科舉所比不了的,那就是在這考選過程中,並不存在大量蔭給占據名額,畢竟這也是朝廷才擁有的權力,行台還是沒有資格對官員子弟直接進行蔭授的。

郭元振聽到安排自己去守倉,臉色不免一苦。不過他小事上抖機靈,大事上還是不敢含糊,連忙入前恭聲應是。

入堂坐定、隨意批閱了一些堂務府事之後,李潼突然一頓筆,想起來一節,擡手指了指陸景初說道:“途中偶聞坊間新辭傳唱,聽說是陸學士鄉親擬作?”

陸景初聞言後連忙起身,將剛剛入京的賀知章介紹一下。

李潼聞言後也頗感興趣,又笑語道:“江南有才士啊,這越州賀知章,會不會參加院試?若是入場,將他考卷取來府中觀詳。”

陸景初聞言後自是大喜,他對自己這表兄才華頗有信心,認為不必憑著幸進出頭,所以沒向雍王舉薦。但現在是雍王主動垂問,那意義自然就不同了,又連忙講了一些賀知章的舊作。

李潼聽完後也是頗為高興,賀知章大名他自然不陌生。且不說其人最為人知、與李白之間商業互吹的互動,單單其人本身就值得李潼另眼相待。

賀知章傳世詩文不多,但在初唐到盛唐這一個唐詩的過渡時期,自有其非凡位置,號稱盛唐之先聲。不說沈宋之流初唐詩名早著,在從初唐到盛唐這一時間點中,最重要的兩個人物就是陳子昂與賀知章。

陳子昂詩文俱壯,可以說是一掃六朝頹聲,但是憾於命運多舛、英年早逝,陳子昂雖然破除六朝遺風,但卻沒怎麽有時間去做更多開創。如果說陳子昂是重在破,那賀知章就是創了,自賀知章以後,唐詩無論題材還是技法,包括詩文名家都呈井噴一般湧現出來。

現在陳子昂已經在事行台,賀知章這個原本的江南狀元也來到了長安,李潼心裏當然高興得很,並打算找個時間見見賀知章,搞點文抄活動震震他。賀監都已經入世了,群星璀璨的時代已經不遠,再不抄就他媽沒機會了。

不過相對於賀知章的詩文之名,李潼眼下更感興趣還是陸景初的另一個親戚,就是他的連襟蕭嵩。蕭嵩於盛唐出將入相,也是開元時期一個重要人物。

不過怎麽說呢,相對於賀知章才情外露、乍一入京便引起了一些討論,蕭嵩這人就有點學渣的味道。

蕭嵩去年就來到了長安,看在陸元方的面子上,李潼還免了他的學雜費讓他入讀國子監,但用楊再思的話說這娃就是個樣子貨、繡花枕頭,陸氏名門、不意有此愚親,一點秀氣全都浮於表面。

李潼倒是不怎麽了解蕭嵩未發跡時的經歷,只是將之列在了還能救一救的名單中,打算找個機會將之召入鷹苑栽培。也不說給誰面子,畢竟長得帥的人免不了是惺惺相惜。

午前處理了一些瑣事之後,午後楊再思入府奏事。他是西京國子監祭酒,一應選事也在職內,近來也是操勞有加,看著都有幾分消瘦。

李潼特意將楊再思留在邸中用餐,並於席中遞出一份行卷,望著楊再思笑語道:“這裏一份三原學子行卷,能否有勞楊相公惠評,直免院試?”

楊再思聞言停箸,擡手將這行卷推在一邊,並正色道:“學子投卷,行台自有集英書院納之。臣職非在此,不敢啟閱。”

李潼碰了一個軟釘子,不免有些不悅,瞥著楊再思微笑道:“近來有聞時流所論,言楊相公東西作風不一,往年就事神都,頗有和光同塵。如今在事西京,卻似有賣直之態啊!”

楊再思聽到這話便笑起來,在席中舉杯笑道:“臣為殿下賀!殿下得人得治,具位臣員能憑賣直而獲尊榮,此庸道之主能得之態?”

李潼聞言後先是一愣,不久後也笑起來:“水土不同,或橘或枳。不獨我得人,楊相公也得於世啊!”

彼此互吹之後,李潼又笑著說道:“此三原學子李潼,確有秀才實在,只因身世不便,投我門庭求一方便,攬卷惜才,實在不忍卻之。”

楊再思聽到雍王這麽說,便也不再賣直,餐畢洗手然後才笑語道:“能得殿下垂青,我也實在好奇究竟何等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