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0章 筋骨不展,言輕於風

除了眼前家事,李潼還有其他事務要處理。

眼下神都局面,他與他四叔李旦是軍政分理。雖然說朝廷中也是人心雜亂、沖突眾多,但起碼他奶奶武則天還是留下了一個基本上能夠運作的行政系統,一些基本的事務都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但李潼所掌管的軍務,卻是此前並沒有的,需要從無到有的構架一個新的管理系統。就算並不需要事必躬親,但想要將手中的權力完全發揮出來,他也需要挑選一批才足堪用的屬下,將手中的權力分授下去。

這也是富二代創業的弊病所在,你繼承了原本的一些政治資源,然後就勢必不能像草莽創業那樣擁有一個較長的磨合期,組建一個完全服從於自己的隊伍。

說到底,還是古代社會變革並不像後世那樣在技術進步的沖擊下擁有著極高的頻率與變數,所以社會階級相對固化。

李潼來到這個世界伊始,便面對著滿滿的惡意,從內心而言,他對當下整個官僚體系都持有一種比較悲觀的態度。

哪怕狄仁傑這種流芳千古的名臣,在真正接觸之後才知道也是一個歷經浮沉的老狐狸,哪裏是什麽濃眉大眼、完全正面的好人。演義中所塑造起來的童話形象,跟現實終究是有區別。

當然,李潼也是有依仗的,那就是他奶奶掌權這幾十年,將朝廷取士的範圍大大擴展開來,很有一種魏武曹操那樣唯才是舉的氣魄。畢竟武則天本身就是一個非典型的政治人物,所以必須要在原本的統治階級之外汲取新的養分才能維持她的統治。

諸如來俊臣這樣的酷吏,歷史上留下的形象自然是面目可憎,所帶來的影響也是頗為惡劣。

但話說回來,王安石在歷史中也是做了幾百年的禍國妖人,想要沖擊已經固化的既得利益群體,又不付諸刀兵,怎麽可能會成功?奪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彬彬有禮那是一輩子都不可能獲得成功。

像魏晉南北朝這樣的大變世,北方有屠盡北魏權貴的爾朱榮,南方則有一個宇宙大將軍侯景。隋唐承此舊弊,但也只是締造了一個從中古到近古的過渡時期,但最後還是難免出現一個天街踏盡公卿骨的殺人魔王黃巢,才算徹底將所謂的門閥士族掃入故紙堆中。

當然,大凡有正常人倫思維的人,都不會推崇這一類角色。他們是徹頭徹尾的破壞者,有破壞而無建設。但如果從客觀的歷史規律而言,這樣的人物又有其存在的意義,只是這種進步性所付出的代價實在太高。

李潼自認是他奶奶的衣缽繼承者,並不只是出於本身的政治需求,而是因為他如果再想更進一步,根本不可能通過正常的權力交接完成。

所以他就覺得王美暢等人在他們兄弟封國上做文章,真的是有點可笑。老子走到這一步,你當老子還跟你們講道理?

別管我是誰兒子,哪怕老子本身就是姓王的,真要幹那就幹!你們願意俯首稱臣,那是你們識趣,如果不願意,大家拼個生死就是了。

當然,前提是李潼本身能夠獲取到足夠的支持者。

他的支持者,一方面來自於他奶奶掌權這些年所提拔起來的寒庶人才以及原本時局中的邊緣人物,比如江南人,類似王方慶、王紹宗這種出身瑯琊王氏的世族後人,別管你們祖宗早年間王與馬共天下多威風,但到了隋唐之世,你們就是個弟弟,不跟孫子混,兒子也不搭理你們。

另一方面那就來自於他自己所發掘出來的底層人才以及世族中的騎墻派,在這方面他同樣有優勢,一則是借助自己的歷史先知性、按圖索驥的提拔一批諸如劉幽求、桓彥範並郭元振這樣歷史已經證明其才能、但又還未發跡的歷史人物。

二則就是時下正值帝國將要擴張、但府兵制卻正在崩潰的歷史時機,府兵制的崩潰,在後世也是研究隋唐帝系歷史進程的一個大課題。

對眼下的李潼而言,府兵制的崩潰將大量的基層軍事人才釋放出來,不再受原本的統治秩序所控制,而他所組建的故衣社卻能很好的將這一批人才給回籠吸收。

以前李潼還擔心故衣社組織過於龐大,或會引起朝廷的重點關注。但是政變之後這段時間的經歷,卻讓他意識到時代洪流的不可逆。當大家都在眼瞅著中樞皇權的更叠時,大凡身在勢位者,誰又會密切關注一個民間結社的發展?

說個更顯著的問題,如果在朝這些忙於爭權奪勢的大佬們真的那麽具有見微知著的明識,他們就不可能坐視府兵制如此崩潰!

府兵制的確立,是西魏到隋唐這一系列皇權演變的基礎,也是關隴勛貴得以立足於時局的基石。

但哪怕長孫無忌這種土生土長的關隴勛貴大佬,他關心的是掃除異己、皇帝要立誰當皇後,而不會關心底層的府兵已經無田可授、衣食難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