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0章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第3/4頁)

李潼聽著這番話,總感覺還有幾分煽動他跟他四叔對著幹的意思,但他也明白,他奶奶說的是一個事實,說出了皇權在當下這個世道的不足。

隋唐帝系是建立在魏晉南北朝幾百年亂世的廢墟上,而唐代也是從中古時期到近古時期的變革。這個時期的皇權雖然不像東晉與世家共天下那樣暗弱,但也同樣存在著很大的動蕩。

後世許多人講起唐代宮變頻頻,每每論是李世民開了一個壞的先河。但這麽說,其實有點忽略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唐代的皇權運行,仍有其內在缺陷,頻繁發生的宮變,儲君正常上位的例子微乎其微。

在唐代,皇權所受到的制約與威脅仍然極大,需要在別的方面獲得補充。在漢代,承擔這個角色的是外戚與宦官,魏晉時期則是世家,隋代與唐初則是關隴勛貴。

但其實還有一個角色,與皇權也存在互補作用,那就是儲君。儲君作為皇權的補充,有其天然的優勢,但也有回避不了的弊端,那就是皇權本身的獨一無二性。

唐玄宗時期,對於儲君與宗室的壓制可謂是達到了一個極點,甚至發生一日殺三子的人倫慘劇。

但是儲君政治作用被剝奪後,外戚與宦官便又露出了苗頭,而且在之後帶來了更大的惡果。特別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跑著跑著就成了太上皇,更說明儲君的作用並不是想抹殺就能抹殺掉的。

李潼想到這些,倒也並不是無聊的思維發散,而是通過他奶奶的這番話,意識到他奶奶對眼下的他有一種期待,希望他能發揮出類似儲君的效果,從側面補充他四叔皇權的不足。

這個想法其實挺不靠譜的,而且也根本不能擺在表面上來說,皇統傳承自有定序,他們一家夫妻、母子折騰的沒完沒了,已經夠讓人心煩了。如果再搞個什麽叔侄相繼,那更有的折騰。

但起碼對眼下的武則天來說,她想要一個安穩的晚年,起碼在有生之年不願看到他們一家皇權威嚴徹底崩潰,這已經是她為數不多的選擇。

就算李潼不能獲得儲君名分,也需要在現實中發揮出儲君類似的作用,如此才能在政局中發揮出一種雙頭、或者說對沖的效應,從而承擔住更大的風險。

接下來武則天的話更證明了李潼的猜想:“方才你姑母入見,的確是為河東遣使事宜。她希望能以觀國公北進,入軍收斬懷義。唉,這娘子啊,智小用大,若再不加收斂,早晚要受此害!她只知人皆敬她,卻不知人何以敬她!你既然已經在謀西京,於此想必也存設想,不妨勇奪,也是活她一命。”

李潼聽到這話,不免也是暗暗咂舌。他此前引她姑姑入局,前往誅殺豆盧欽望,也是希望他姑姑能夠認清楚人心險惡,不要再輕易搗鼓自己控制不了的人事,那無疑與虎謀皮。

觀國公楊嘉本,李潼印象並不深,只知道是楊執柔死後弘農楊氏觀王房的大家長。其實觀王房的族長本來就該是楊嘉本,楊嘉本乃是觀王楊雄的嫡長曾孫。

武則天的母親楊氏,乃是觀王楊雄的弟弟楊達的女兒,但本身與觀王嫡支並不親睦。否則在其父武士彟死的時候,武家也不敢那麽苛待她們母女。

所以武則天在掌權之後,對於觀王嫡支並不親近,而是選擇了觀王四房的楊執柔擔任宰相,作為楊氏在朝中的代表。當然也是因為觀國公楊嘉本一支對武則天也不太感冒,而且與關隴人家的聯系要更加密切。

李潼也沒想到,他姑姑剛剛經歷豆盧欽望的跳反,非但不引以為戒,轉頭又搭上了同樣出身關隴的楊嘉本,而且居然已經進展到要幫楊嘉本奪取那幾萬出征突厥大軍的地步。

且不說這計劃能否成功,成功後又會給李潼帶來怎樣惡劣的影響,李潼所好奇的是,他姑姑哪來的信心,覺得就連他奶奶都棄之不用的楊嘉本在得掌大軍後、仍會對她唯命是從?

得知太平公主具體計劃,李潼也就能理解他奶奶為什麽要罵哭他姑姑,這真是輕的,要是自己女兒敢這麽做,直接抽死她!

倒不是說他姑姑這急於攬權的做法有多惡劣,關鍵是一旦讓這樣的關隴門戶掌握到數萬成建制的大軍,那給神都局面帶來的威脅是薛懷義能比的?說不定直接就能沖垮神都眼下這脆弱的平衡!

李潼本來還打算爭取讓他奶奶支持他收奪河東,這當中的關鍵就是並州的武攸宜,如果武則天發聲讓武攸宜投靠他,那這事就定了一半。

現在他還沒來得及開口,他奶奶已經在鼓勵他這麽做了,這對李潼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好消息。

於是他便又說道:“我準備著蘇味道出使宣撫河東,祖母以為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