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0章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第2/4頁)

聽到武則天這麽說,李潼不免更加尷尬,忍不住小聲解釋一句:“臣當時並不知……”

“罷了,陳年舊事,不必多說。”

武則天有些郁悶的擺擺手,當年她因周興之死震怒不已,懷疑了許多人,甚至懷疑是武承嗣等下手,畢竟當時他們剛剛侵奪了丘神勣的權柄,周興作為丘神勣的一個親近黨徒,本著斬草除根的原則,是有下手動機的。

但她唯獨沒有懷疑到這個孫子頭上,真是萬萬沒想到,這小子一邊給自己進獻佛經助事,一邊就暗戳戳弄掉了她的爪牙!

也是她近日接受現實,心境變得豁達一些,否則真能被憋得嘔出一口老血。

“蕃將典賣孤直以求榮,不要以為這些許舊恩能夠讓他們誓死相隨。麹崇裕所獲恩寵還不夠濃厚?結果又如何?此類蕃奴,唯知威知畏,才可小作信用。”

由李潼意圖染指關中,武則天想到他或許與鎮守隴右河源的黑齒常之有聯系,但彼此之間能夠產生聯系的節點實在不多,繼而想起這一樁陳年舊案。

了結了周興,算是對黑齒常之有活命之恩,所以這小子把黑齒常之當作一個踏足關中的後手,不能說不巧妙,但還是過於理想。

武則天對朝臣本就心存猜忌,對統兵大將更是如此。她雖然使用許多蕃將,但對蕃將也沒有太大的信任,特別是遭到麹崇裕的背叛後。所以並不覺得這一份所謂恩惠就能徹底折服黑齒常之,因而提出警告。

李潼聞言後便點點頭,同時不免感慨,這話你該跟你另一個三孫子說啊。

盡管歷史上黑齒常之是一個驍勇善戰、忠唐被害的悲劇形象,但李潼也並沒有對黑齒常之道德水準期許過高。

並不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是人只要活在世上,就有自己的立場與利害判斷。再說即便不效忠於他,也稱不上是什麽道德汙點。

所以在聽他奶奶這麽說完後,李潼也點點頭,繼續說道:“所以我打算舉薦前宰相婁師德復歸隴右,與黑齒常之共治河源。”

“婁師德?的確是個良選,唉,他的確是可惜了。掌事以來,不曾負誰,但對婁師德,的確是有幾分愧於相見,他的確是功大於名的務實之士。”

武則天言中一連用了幾個“的確”,顯示出對婁師德的才能真的是非常欣賞看重。

李潼對婁師德並不怎麽熟悉,不過此前朝會中見過幾面,印象裏只是一個沒有什麽脾氣的老好人,但這並不影響他對婁師德的評價。

婁師德與唐休璟類似,都是邊疆建功然後歸朝拜相的典型,而且崛起較之唐休璟還要更早。

唐休璟是在朝廷已經放棄安西四鎮的情況下,仍然堅持在西域維持住朝廷的影響與統治,並在收復安西四鎮之後接替王孝傑並大敗吐蕃。當其入朝時,已經到了武周後期。

至於婁師德,功績主要並不體現在對外戰爭的勝利,而是對邊疆屯田模式的探索與經營。武周一朝,財政始終馬馬虎虎,武則天在放棄安西後幾番用兵,最終又奪回了安西四鎮,婁師德屯田之功甚偉。

哪怕一直到了開元盛世,大唐國力達到頂峰,安西、北庭等各邊軍屯田模式仍是在婁師德所締造的基礎上繼續發展。

哪怕並不考慮以婁師德制衡黑齒常之,單單只是婁師德的邊務之功,李潼對這樣一個人才也不會無視。

雖然婁師德是有出將入相的風光,但眼下處境實在不好。因為王城驛兇案,在西京留守位置上被一擼到底,貶作白身,後來又流放朔方,擔任一個縣尉。

眼下神都朝局動蕩,沒有幾年的時間是恢復不了能夠長期維持的穩定,而婁師德本身就是邊臣入朝,在朝中全無根基,想要復起,幾乎無望。

武則天雖然下令將婁師德貶官,但聽其言中也是不乏慚愧。

她當然也知道婁師德是被牽連的,可是那一場兇案實在太駭人聽聞,不作嚴懲不足彰顯朝廷威嚴,但在還未調查之前,無論遷怒哪一方,都難免會牽一發動全身,使得騷亂越鬧越大。

所以刀子也只能落在沒有什麽根基的婁師德身上,先作震懾,然後再布局摸出大魚。只是後續事態發展未能盡如人意,到現在即便還想對婁師德作出補償,也已經沒有了那能力。

聽到李潼已經將婁師德納入自己的計劃中,武則天不乏欣慰,然後又說道:“如今朝中,遠未可稱歸正。皇嗣雖然歸朝監國,但人事俱已陌生,難作大權獨斷。慎之你眼下不乏從容,的確應該擔當大任,以補皇嗣的不足。

但西京自有重疾頑症,豆盧欽望自有取死之道,余者還是不可小覷。特別皇嗣親枝雜亂,他本心並無王道在存,乏於禦眾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