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2章 達則兼濟天下(第2/2頁)

“畿內漕務調整已經初見成效,朝中百司都矚望於此,無不盛贊殿下經濟國計。垂拱以來,朝廷內事已經許久沒有如此振奮人心的人事改革!”

講到當下職任的事務,唐修忠也是一臉的振奮。他入朝的時間雖然不長,但聽屬官議論也能略知故態如何。朝廷財政度支艱難已經不是短時的問題,百司也因此用事困蹇。

如唐修忠所任職的都水監,此前為了創收也是無所不用其極,最主要手段就是盯住京畿內外漕渠,抓住每一條往來的民船進行盤剝,或者就是搜索鄉野,抓捕一些偷偷進行漁獵的鄉人。即便如此,竟年所收仍然有限,反而惡名昭著,被人指罵作抄錢水鬼。

漕運改革開始後,都水監權重一時,作為聯結各部門的關鍵衙署,需要入衙處理的人事陡增,衙中屬官們也因此待遇得到極大的改善。

特別一些俸料都無從保證、動輒拖欠數月之久的卑品與流外官員們,用度饑荒得到極大改善,對各項漕事的改革更是熱情十足。私下論起推動這一切改變的代王殿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聽到唐修忠一番講述,李潼也頗有幾分自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往年他只是專注於改善自身的處境,如今總算擁有了能夠推動一些人事的能力,也願意見到有人因此而受惠。

“我也只是袖手論事,漕事改革能有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於丈人此類真正用事者。往年時局混沌,少有人能專心於事,荷大用小,難免諸事荒廢。”

其實在天寶以前,朝廷中樞結構本身沒有太大問題,大凡政治清明、用人得宜,世道都能保持一個蒸蒸日上的勢頭。甚至到了武周後期李武合流的政治路線確立後,內政、民生便也進入了一個平穩的恢復期,給開元盛世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李潼所推動的漕事改革,本身也並沒有什麽超出時代的先進理念,核心思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朝廷自減負重而授事於民。既然人心浮躁、不能專心於事,那也無謂強攬太多,將事務拆分、引入民力,共同營造。

類似新潭這樣的畿內漕運樞紐,朝廷雖然掌握在手裏,但卻並不能完全發揮出其潛力,事務分散於諸司案頭,既不能協同合作,也得不到足夠重視。那麽不妨讓渡出去,讓更渴於此的民眾們進行發揮利用。

當然,這樣的事權弊病並不在於朝廷本身結構,而在於殘酷的政治鬥爭影響了事務的正常進行。

朝廷也不是沒有相關的人才,但身在高位者如近來補入政事堂的楊再思、豆盧欽望、武三思之流,他們之所以能夠上位,在於各方勢力的權衡而不在於本身的能力。

真正有著行政才能的如狄仁傑之流,卻因為權鬥的緣故不得不遭受冷遇,就事閑司,無從施展其才力。

當然,有關漕運改革也並非盡是好消息,還是有一些事務受到阻撓。

畿內以新潭為核心,引入民財民力,這當然會讓民間的漕運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進入到一個高速發展期。相應的,有關配套的堰埭修建與河渠疏浚也要提上日程,否則便不足以保證運力的提升。

“畿內漕渠尚可維持,但城外諸渠卻多有擁堵泛濫。眼下朝廷並無漕事大用,民運還可以假道官漕,可是一旦入秋,諸州租調次第入京,屆時民運必將無渠可行。眼下還有數月時間可以疏浚補救,這件事如果不提前重視起來,百姓不免怨聲,良政將成稗政,實在不可不防啊!”

唐修忠講到這裏,臉上不乏憂色:“近日我頻訪南省冬官,始終不得官長接見,也無從議事。想是近日都水監用事多侵冬官事權,所以積事成怨。”

李潼聽到這話,也是頗感頭疼。想要運作這樣的大事,諸司協調是一個關鍵。可是他們這一系眼下卻沒有一個身在高位、能夠協調諸方的人選,許多事做起來便不免困擾諸多。

想了想之後,他便又說道:“我擇時去拜訪一下楊相公,請他出面稍假方便。”

口中這麽說著,李潼也在考慮從自己內部挑選一個人頂上去,即便不能入補政事堂,尚書省文昌台的文昌左右丞也是一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眼下他這一系官員主要負責漕運改革的事宜,隨著成效初顯,所發出的聲音也會相應提高,引起政事堂的重視。

等到談完這些事情,天色已經很晚,李潼索性便借宿唐家。洛北屬於左金吾衛的巡防範圍,入夜後還在街面行走,難免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