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43章 進學內文學館(第2/3頁)

李守禮對這安排是比較滿意的,他也看出兄弟三人中,這個三弟是最得嫡母看重,有李潼給他打掩護,他樂得天天聽曲。

但這工程也沒有持續多久,因為很快又有新的命令送達仁智院。這一次來的又是老熟人上官婉兒,傳達神皇命令:著嗣雍王等三子往內文學館讀書制文。

“外廷學士建言,三王歲長,宜從學受教。太後以為然,又恐立朝諸學士義理精湛、不合初學,所以著令大王等先入內文學館啟蒙從始,再受深教。”

上官婉兒往來多次,與雍王一家關系也算比較融洽,因此將太後這一命令稍作解釋。

且不說李潼等三人,太妃房氏再一次忍不住涕淚橫流。此前她終日淒淒惶惶,但是近來處境卻是轉變頻生,先是一家人能夠住進環境大善的仁智院,此前又有興築慈烏台告慰亡魂,如今三個兒子終於得到正視被安排進學,似乎陰雲真的正在逐漸遠離他們一家!

而若細究這一切改變的源頭,似乎都是從幼子守義死而復生開始。房氏激動至極,一把攬過垂首不語的李潼,大哭哽咽:“三郎、三郎、我的兒……我母子終於、終於……”

看到太妃如此感傷失態,上官婉兒眸底則是閃過一絲憂色。

垂拱四年大事頻生,外界疾風驟雨,不知多少人想覓安處而不可得。就在不久前,她才剛奉神皇所命將太平公主接入禁中居住,就是為了讓公主免於被外界諸多風波牽連。

雍王一家幽居深宮,雖然不得自由,但起碼能守一份安穩。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神皇陛下真的在意他們一家,最穩妥的舉措自然是如太平公主一般安排,禁絕內外的互通,可是現在神皇似乎有意在將他們向外推,蘊意如何讓人不敢深思,但最起碼,絕對不是房太妃所以為的那樣。

————————

與此同時,外廷中針對嗣雍王等三王讀書一事,也發生了一場爭論。這樣一件小事自然不值得什麽廷爭大論,甚至於許多人根本就不知發生了這麽一件事情,因此爭論只發生在涉事者之間。

肅政大夫格輔元近來頗不淡定,署事也只是草草料理,適逢台吏有公文將要送入殿中省,他心念一動便起身將公文討來,要親自送往殿中省。

殿中省侍禦之所,官署位於門下靠近大內的位置,盡管同在台省之內,但卻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外署官員若是無事,也都不便隨意往來走動。

公文所涉問題並不大,但既然是憲台長官親自送來,殿中官員們也都不敢等閑視之,直接將格輔元引到座監歐陽通處。

“這種小事,何勞執憲親送。”

禦史台又稱憲台,光宅年間分左右肅政任事,左右大夫便俗稱執憲,因是歐陽通以此相稱。他一邊簽署收錄,下發分吏,一邊又吩咐下吏張設坐席,請格輔元入座。

兩人相對而坐,歐陽通已經是六十四歲高齡,格輔元雖然比他年輕幾歲,也早已經不是壯年。但終究還是格輔元顯得年輕氣盛一些,他見歐陽通只作尋常待客狀,終究忍不住開口道:“歐公前日進言嗣雍王等出閣……”

“是有此事。”

歐陽通聞言後便點點頭,轉又嘆息道:“這雖不是省中事務,但三王年長,立學恐晚。此前未有察,實在怠慢,後覺補救,是以人情參議。”

格輔元所關心又哪裏是歐陽通以什麽樣的理由置喙,他又開口道:“事即擱議,則必有因……”

“執憲糾察,無需道我。我所知者,長則立學,不立則無以成。”

“言雖如此,但……現今人事沸騰,歐公何苦悖於時宜啊……”

格輔元自然有足夠的理由不滿,有關故太子李賢種種,近年來形同禁忌,少有提及。他兄長格希元舊事李賢,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時局中酷吏橫行,他身為憲台官長是有深刻體會,最恐有人將之舊事重翻而牽連及身。

如今好不容易等到一個機會,神皇將李賢遺詩頻頻示人,讓他看到補救前事的可能,因此即刻上奏請修慈烏台,而且也獲得了神皇的應允。

事情到這一步,本來可以說是告一段落。慈烏台築成之後,雖然也不可說就能完全洗刷李賢逆名,但起碼代表神皇對於這個兒子還是有追思之念。

那些酷吏們即便還要邀寵弄奸,也都不會選擇再由此著手,算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

可是沒想到歐陽通突然冒出這一出來,頓時便讓格輔元有些不能淡定。李賢已經是一個亡魂,圍繞於此做什麽文章,隱患都小。太後即便有猜忌,也會小得多,畢竟斯人已逝。

可是他三個兒子卻是活生生的,此前拘養深宮不為外所知還倒罷了,如今再被提出來,誰也不能確保他們之後會不會卷入什麽風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