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奪門之變(三)(第2/3頁)

此戰,徹底震動了羅刹國,令他們意識到,東方大國是一個強大的,不容侵犯的對手,加上歐洲發生戰事,羅刹國要面對瑞典的挑戰,東西兩面難以同時顧及,所以,即便是萬分的惱怒和憎恨,羅刹沙皇卻也再不敢再派兵侵擾大明邊境了。

……

羅刹國不進,大明軍卻不放過,遵照隆武皇帝的旨意,張煌言率兵繼續挺進,直入羅刹國境內,搗毀羅刹人的據點,以期徹底解決邊患,不再給羅刹人反復騷擾,大明軍勞師遠征的機會。

眼見不妙,羅刹國提出談判。

……

隆武二十七年三月,雙方使團在尼布楚舉行談判。

歷時一個月,雙方確定了邊界,尼布楚,雅克薩,庫頁島,貝加爾湖以東、額爾古納河以西的廣大地區,都為大明的國土。

雖然不情願,但為了擺脫東西兩面同時做戰的困境,羅刹國不得不在條約上簽字。

不同於歷史的《尼布楚條約》,遂成。

消息傳來。

隆武帝喜悅。

天下同賀。

……

四月,隆武帝巡視江淮,太子監國。

南方的興盛和已經初具雛形的資本主力萌芽,各種工廠公司的建立,令他十分的欣慰。

原本,隆武帝是計劃一路巡到南京的,以最後確定,是否撤銷南京六部,改南京為江蘇行省,但不想剛到揚州,就得到了急報。

——準格爾十萬大軍,忽然襲擊喀爾喀蒙古。

比起上一次的兩萬兵馬,準格爾蒙古在準備了兩年之後,這一次是精銳盡出,雖然“十萬”有水分,但六七萬人肯定是有的,準格爾蒙古進軍速度極快,喀爾喀三部蒙古一戰被殺的落花流水,不等李定國救援,就已經是急慌慌的放棄外蒙古,撤回了內蒙古。

而準格爾蒙古也是得意忘形,一路追擊,竟然是追到了內蒙錫林浩特,距離大明京師已經不足千裏,威脅歸化城,距離撫遠將軍府所在的二連浩特,更只有七百裏。

京畿震撼。

隆武帝迅捷返京,商討之後,決意親征。

——京營提督,老將軍佟翰邦率兵兩萬為左路,軍機首席同時兼內閣閣員的高鬥樞領兵三萬為右路,隆武帝親率中路三萬精銳大軍,連同隨行車馬、支前民夫,一共將近十五萬人,迎戰準格爾蒙古。

同時令撫遠將軍李定國兵出二連浩特,繞道後方,截擊準格爾的退路,喀爾喀蒙古三部,整頓兵馬,於大軍匯合。

隆武帝禦駕親征,蒙王和遼寧郡王,京師武備勛貴,武安伯孫世寧,宛平伯鞏承恩,長駙馬都尉周顯,錦衣衛都指揮使顏靈璧等人都跟隨。

京師由太子監國,首輔史可法署理國事。

……

八月二十七,老將佟翰邦統領的左路兵馬在烏蘭布通和準格爾蒙古大軍相遇,準格爾蒙古欺他兵少,不等他安營紮寨,就對他發起猛攻,但佟翰邦鎮定自若,指揮從容,大明火器更是犀利無比,打的準噶爾無法靠近,雙方激戰一天,準格爾蒙古眼睜睜的看著佟翰邦紮營立寨完成,前後營盤四十座,聯營十幾裏。

其後的三天裏,佟翰邦繼續堅守,閉寨不出,準格爾蒙古騷擾攻擊,但都被擊退。

眼見沒有進展,明軍完全就是啃不下的硬骨頭,加上消息傳來,說大明皇帝親率的中軍主力即將到達,準格爾蒙古上下都有些慌,商議是不是撤退?但準格爾蒙古的頭領強硬的很,他力排眾議,要在烏蘭布通和明國皇帝大戰一場,破除明國的氣焰,令喀爾喀蒙古失去倚仗,以為統一蒙古、建立一個喇嘛教的大蒙古汗國打下基礎。

——準格爾蒙古的頭領有這樣的底氣,不唯他身邊的六萬騎兵皆是最精悍的蒙古勇士,除了騎戰,更擁有羅刹國的系列火器,馬步戰他自信都強於明軍,從喀爾喀蒙古搶掠的糧草也充裕,更重要的是,他們此時紮營的烏蘭布通是一座紅色的小山,泡子河與哈而哈河從烏蘭布通的西北匯入薩裏克河,再向北注入西拉木倫河,山南坡是無法攀登的峭壁,北面則是一個可以攀登的陡坡,山水環繞,易守難攻,只要“覓山林深塹,倚險結營”,布陣於山上林內,待到明軍疲憊,就可以從山上馳下,一戰破之。

……

主帥既然定了,準格爾蒙古的大小將領也就下定了決心,決意和明軍決戰。

三日後,大明隆武陛下統領的中軍主力抵達烏蘭布通,旗幟飄揚,軍容鼎盛,兵馬連綿不絕,巍巍壯觀。

準格爾蒙古見了,都微微色變。

原本,他們是想要派出騎兵襲擾的,但大明皇帝的氣勢壓住了他們,他們沒有敢擅動。

聽聞準格爾蒙古沒有逃走,而是留在原地,試圖和大明決戰,隆武帝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