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2章 孫史二臣(第2/3頁)

隆武帝先後在文華殿接見兩位重臣,商談眼下局勢,就國政大策予以咨詢。

和孫傳庭交談,重在平虜軍略,和史可法談,重在民情商情。

這六年來,雖然孫傳庭遠在陜西,為三邊總督,但他和隆武帝的奏疏往來,卻是極其頻繁,不論是遼東蒙古軍政,還是地方丈量田畝、清理軍屯、攤丁入畝之策,隆武帝都在事前征詢過孫傳庭的意見。

“復遼不在一日。”

“當年大唐歷經三代君王,前後動用兵馬百萬,花費數十年,方才平定高句麗,朕又有什麽好著急的呢?一年不行兩年,兩年不行五年,十年不行,二十年亦可。”

“收復遼東,平定建虜之事,朕就交給愛卿和軍機處了。要人給人,要糧給糧。天下精兵,卿都可調遣,包括京營。”

“但是準備好了,可以出征了,請卿告知朕,朕為卿壯行!”

孫傳庭跪倒在地:“臣,謹受命!”

——和先帝的急切焦躁不同,今上不但完全信任,完全授權,而且沒有時間限制,身為臣子,如何能不感動?

……

進入內閣,可知錢糧;身為兵部,可知兵馬;入為軍輔,可知軍略和敵情,孫傳庭三位合一,朱慈烺相信他一定不會讓自己失望。

……

和史可法見面時,隆武帝朱慈烺主要了解的是江南尤其是南直隸的民情、士情和商情。

南直隸是大明財稅重地,一年貢獻全下大約三成的稅賦,清理軍田,攤丁入畝之後,整個稅額沒有增加,但交稅的人,卻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無田的百姓不再交納丁稅,負擔大減,有田的士紳需要交納的賦稅,增加了不少,所以士紳們心中的怨言是難免的。

朱慈烺不害怕士紳作亂,只是想了解他們動向和想法,以為後續的“士紳一體納糧一體當差”鋪路,另外,他也想知道,在南方士紳和商賈之中,是否真的已經有了資本主義的萌芽?

前世裏讀史,說明末之時,蘇州手工業發達,織布昌盛,已經有了近現代資本主力和工廠的萌芽,就錦衣衛的回報來說,蘇州杭州松江府(上海)一代,織布廠眾多,尤其是開放海禁,準許中外貿易以後,棉布絲綢瓷器一類的生意,比以前暴漲了數倍,連福建武夷山的茶葉貿易,也比以前翻了一番。

朱慈烺心中是興奮的,他知道,國家要想真的昌盛,靠農業是不行的,必須

靠商業和工業,工業還有點遠,現在只論商業。商業搞活了,南北貨物通暢了,互通有無,物價才能平穩,百姓也才能安居樂業,國家稅賦也才能緩慢增加。

大明立國之初,重農抑商的國策是不對的,甚至是愚蠢的,大明要想興盛,就必須鼓勵經商,提高商人的地位。

當然了,史可法並不是朱慈烺征詢的第一個人,每一個從南方入朝的官員,朱慈烺都會當面詢問,懇談,在發現他們能力的同時,也是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了解,畢竟他是皇帝,沒有辦法親自到蘇州杭州松江府這些地區,他所有的了解,只能通過錦衣衛的報告和官員的奏疏和口述。

面對陛下所問,史可法一一回答,在南直隸七年,雖然一直是兵部尚書,但史可法對民情了解頗多,陛下問起之處,他無一不知。

而在民情商情之外,史可法也匯報了南直隸清理軍屯、改革衛所制的進展。

到今日,衛所制已經是名存實亡,尤其是南直隸地區,隆武帝曾經數次下詔,要史可法改革衛所。

到史可法卸任之時,南直隸的一千多個衛所,已經裁撤掉了一大半,原本衛所兵都改成地方治安部隊,且他們不再是世襲的軍戶,而是變成了普通的民戶,其子孫後代,願意從軍的可以繼續從軍,不願意從軍的,可以自由選擇其他行業,而他們名下的軍田,變為他們永久的私產。

世襲的軍官也一樣,願意從軍的,進入整合後的衛所部隊,不願意的,自動脫籍。和普通衛所兵一樣,他們名下的,應該屬於他們的軍田,一律變成他們的私產。

裁撤衛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大的阻力來自那些世襲的軍官,很多地方衛所的指揮使,已經承襲了十幾代,他們自覺對朝廷忠心,也沒有犯錯,朝廷憑什麽不讓他們帶兵了,剝奪了他們帶兵的權力和其後巨大的利益了呢?

除了帶兵,很多世襲的軍官不會做其他事情,要說服他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幸史可法聲望足夠,且有南京之亂的前車之鑒,所以南直隸的衛所裁撤,還算是順利。

南直隸是改革的試點,南直隸之後,浙江福建湖廣江西等內陸省份,衛所將陸續裁撤。所有的軍戶都轉為民戶,後續征兵都實行募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