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靈前登基(第2/3頁)

當太子出現時,所有人都跪拜。

進入殿中,一口金漆楠木棺材正擺在“敬天法祖”的牌匾下。

永王,袁妃,陳妃,坤興,昭仁公主,跪在棺前,都已經是哭的沒有眼淚了。

朱慈烺在最前面跪下來,心中酸楚——崇禎帝忙碌了一輩子,終於是可以歇息了。

……

舉哀結束。

悲慟滿面、衣冠似雪的群臣取出早已準備好的繼位勸進表,向太子奉上。

朱慈烺不納,並轉入後殿。

群臣現場又起草了一份更加懇切的勸進文,再次遞了進去。

朱慈烺仍是不納。

群臣再進第三份勸進表,這回更進一步,言太子殿下還不肯登基,則深負先帝之托、天下之望,內閣輔臣和六部九卿也愧對職守,不得不總辭職了。

一切都是行禮如儀。

照規制,大明皇帝繼位,必須是三請三讓。

這一次,太子同意了。

“天位至重,誠難久虛。遺命在躬,不敢固遜,勉以所請。”這一次,太子點頭了。

於是群臣將朱慈烺從後殿請出,內閣蔣德璟範景文以下,所有群臣,新樂侯劉文柄,彰武伯楊崇猷等沒有參加定王之亂的勛貴,司禮監王之心王承恩等人,皆跪倒在地,一眼望過去,穿著孝服的群臣白茫茫地跪在殿前,如雪漫大地,將整個廣場都填滿了,有錦衣衛甩動皮鞭,啪!啪!啪!一連三下,然後群臣山呼:“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浩大,整個皇宮好像都在顫動。

山呼之中,一身重孝的朱慈烺默然獨立,心中感慨頗多。

終於,他真正的站在了這個位置。

沒有多少激動,反倒是清楚感到了肩膀上的沉重。

……

五拜三叩的大禮之後,群臣起身,今日並不是正式的登基大典,只是確定皇太子成為大明的皇帝,所謂國不可一日無君,崇禎帝駕崩,帝位空缺,群臣先推皇太子登基,然後才能按部就班的進行下面的程序。

……

蔣德璟,範景文,李邦華,刑部張忻,大理寺淩義渠五人被新君召入後殿,靜靜等待之中,臉色都是哀戚。

戴孝為崇禎帝,但哀戚卻不止為崇禎帝,也是為昨日遇難的黃道周馬世奇黃景坊還有駙馬都尉鞏永固等忠良。

“陛下到~~”

聽見殿中的小太監喊,看見司禮監掌印王之心手捧拂塵從後殿走出,殿中五人急忙躬身行禮。

頭戴白冠,重孝在身的朱慈烺臉色肅然的走了出來。

“參見陛下~~”

五人齊聲。

朱慈烺在座位前站定了,目光看向五人,忽然說道:“王公公,給幾位閣老和重臣,一人搬一個墩子來,從今日起,但是朕議事,一律都坐著。”

蔣德璟等人都大驚,急道:“不可啊,臣等豈敢受此過禮的恩遇?臣等萬萬不敢當。”

皇帝坐,臣子立,自宋代以後就是規制,除非是一些年紀特大,皇帝特地恩典,可以賜座的官員,其他人一律都是站的,包括本朝也是如此。尤其崇禎帝規矩大,能得崇禎帝賜座的,也不過那麽幾個人。

“沒什麽不可的。”朱慈烺淡淡道:“這裏不是皇極殿,不需要那麽嚴肅,讓你們坐就坐。”

朝臣相互一看,卻是猶豫。

——他們每個人都知道,眼前的新君可不是一個懵懵懂懂,什麽也不知道,就被扶上大位的小人兒。就如當年的泰昌帝、天啟帝。崇禎帝雖然勝過父兄,繼位之時,已經能有所決斷,但比起眼前的新君,還是差得遠。

遠的不說,就說昨夜的狂風驟雨、驚心動魄,若不是陛下及時返回,不知道京師會變成什麽樣呢?

陛下年輕雖輕,但謀斷極重,句句皆有深意,五人都覺得,陛下忽然賜座,絕不是體貼他們年老,怕是有其他用意。

這時,王之心已經令人搬來了五個墩子,分別擺在五人的身後。

五人卻還猶豫不敢坐,

朱慈烺道:“王公公,替朕扶他們坐下。”

“不敢!”

五人這才慌忙坐下,但卻不敢坐實了,都只在邊沿坐了。

見五人都坐了,朱慈烺微微滿意,表面上是一把椅子,但其實也是一種試探,他要知道,群臣對舊制的遵守和執著,究竟到了什麽地步。

——漢唐時,皇帝和群臣本就是坐而議事,一直到五代,都是如此,宋太祖趙匡胤改了規矩,撤掉了群臣的椅子。

宋太祖一向都好,唯獨這個做法朱慈烺是不贊同,至於有人說,群臣有座了,就更是會胡亂攀扯,拖延朝議的時間,朱慈烺心中不以為然,若真是擔心朝議拖沓,自有其他辦法,何用在椅子上面動手腳?

五人坐下,朱慈烺也坐,於是議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