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軍情司之報(第2/3頁)

“要全力搜尋,聞香教不平,山東難安……”朱慈烺道。

蕭漢俊看著太子,忽然說道:“殿下,臣有一句話,不知當不當講?”

“講。”

“聞香教久久難滅,關鍵是其教義在直隸山東山西湖廣陜西等地廣為傳播,除非這些地區無人,否則想要徹底清除聞香教幾乎是不可能,而聞香教數次反叛,除了第一次是教主王好賢,野心狂妄,想要反叛朝廷之外,其後幾次,都是因為朝廷抓捕禁止,從而引發的事變。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臣以為,堵不如疏,不如趁此機會,朝廷派宣撫使到山東撫慰,令聞香教眾安心,同時,善待徐大娘等人,令她安撫教眾,如此,聞香教之亂,或可一朝平息。”蕭漢俊道。

招安?

但張獻忠之後,招安已經成了一個誰也不願意碰觸的禁忌話題,當初招安了那麽多的流賊,最後除了劉國能李萬慶等少數幾人之外,其他全部重新反叛,不但是浪費了朝廷的錢糧,而且給了流賊喘息之機,令他們招安的短暫時間裏,的以壯大,崇禎帝為此痛悔不已,從那以後,對於流賊,只有一個字,剿。

山東聞香教雖然不是張獻忠,但卻也是屢次反叛,是山東境內的最大的隱患,如今在抓獲徐大娘等人,幾乎是將聞香教領導層,一掃而空的情況下,朝廷怎麽還會浪費人力物力去招安?

再者,招安都是在未失敗之前,像徐大娘這樣的階下囚,朝廷是不會招安的。

朱慈烺沉思了一下:“如果能穩定山東,招安當然是可以的,但眼下怕是沒有這樣的機會了。山東巡撫王永吉在奏疏中,極力主張斬草除根,朝堂上,群臣大多是這樣的意見,陛下也已經給山東下旨,令王永吉將教首徐大娘等人,全部押解進京,按律處置。”

聖旨以下,不可能再更改。

等待聞香教一幹人等的,只能是一個字,死。

蕭漢俊淡淡地哦了一下,不再多言。

又論了一會軍情,朱慈烺交代蕭漢俊和李若鏈留守京師,京師但有動靜,要千裏急報,聽完李若鏈不隨軍出征,而是留在京師,蕭漢俊微微驚訝,但卻沒有問。

商議完畢,蕭漢俊領了命,起身去了。

等他走後,朱慈烺拿起軍情司山東站的那份報告,又仔細的看了一遍,眼神若有所思……

三日後,太子朱慈烺率領一萬五千精武營,一萬左柳營,加上神機營工兵營,一共三萬余人,浩浩蕩蕩的離開京師,南下平亂。

在離開的前一日黃昏,朱慈烺進宮向崇禎帝辭行。

落日的余暉中,父子二人在暖閣相對而坐,彼此卻並沒有多少話可以說,奪情太子,令太子帶兵出京,為湖廣南直隸的統帥,其實並非崇禎帝的本意,只是湖廣糜爛,局勢大壞,他不得不使用太子這一支利劍,

此時望著白衣白帽,眼角有悲戚,似乎還在為母後難過的太子,他心情復雜,湖廣的危局,周後的面容,還有那曾經在京師流傳的童謠,在他心中交替出現……

朱慈烺離開座位,跪下叩頭說道:“兒臣明日就去了,父皇保證龍體,待兒臣得勝歸來。”

崇禎帝臉色灰白的點點頭,停了片刻,說到:“朕已令內閣六部眾臣明日在德勝門外為你餞行。望你平定湖廣,早日歸來。”

朱慈烺擡起頭,望著疲憊的崇禎帝,嘴皮一動,似乎想要說什麽,但卻見崇禎帝避開了自己的目光,心中一嘆,終究是沒有說出來。

……

次日清早,太子朱慈烺白衣白甲,進宮陛辭,司禮監掌印王之心宣讀聖旨,賜下了一大堆的東西,十幾個太監捧著,什麽假天子節鉞,金銀牌令箭,印璽寶劍,應有盡有,當然最重要的是那一面“代天巡狩”的大旗,然後崇禎帝親自賜下寶劍,朱慈烺領劍謝恩,行禮如議,說下必勝的誓言,隨即灑淚辭別父皇,翻身上馬,在眾多幕僚和親衛簇擁之中,離開皇宮,往德勝門而去。

聽聞太子又出征,街道兩邊早已經擠滿了送行看熱鬧的百姓,人頭湧動,旗幟招展之中,朱慈烺心情卻是沉重,不同於第一次出征開封的激動,也不同於兩次抵禦建虜入塞的躊躇滿志,這一次,他卻隱隱有一種孤單的感覺。

雖然有前五省總督陳奇瑜和禦史楊爾銘跟隨,但少了吳甡,聽不到他爽朗的聲音,總讓有一些忍不住的傷感在心頭盤旋。

太子之後,撫寧侯朱國弼,武襄左衛指揮使宗俊泰,精武營副將劉耀仁,左柳營主將馬德仁,副將賀贊,楊軒,徐文樸,魏闖,張名振,神機營李順,工兵營孟文龍。都是騎著高頭大馬,全身甲胄,連同參謀司後勤司的諸位幕僚,各色旗幟,浩浩蕩蕩,一同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