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僵持(第2/3頁)

這一來,馮元飚反倒是冷靜了下來。

有句話說,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事情既然已經如此了,惶恐又有什麽用呢?倒不如坦然面對。

馮元飚提著袍子趕到皇宮,內閣五輔,督察院李邦華都已經到了。

除此還有詹事府一眾官員,他們在黃道周的帶領下,齊齊跪在乾清宮前。

“太子安危,卿等以為該當如何?”殿中,崇禎帝急的臉色通紅,聲音都變了。

但除了派遣唐通,救援太子回京之外,眾臣想不出其他辦法,這一刻,運河失守不失守,已經不那麽重要了,太子安危,才是第一。有人彈劾殿外的黃道周,認為他身為少詹事,不能勸阻太子,實為大罪,崇禎帝雖然驚怒,但腦子仍有清明,知道此事怨不得黃道周,因此沒有降罪,只是握著拳頭,在禦台上踱步,嘆息,悔恨。

俄爾,又面向西方,目光帶淚的喃喃自語,像是在為太子,為大明祈禱……

傍晚,當運河兵勝,大明擊退建虜進攻,殺敵五千,太子安然無恙的消息傳回時,乾清宮瞬間沸騰。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啊~~~”

所有人都是跪下,不論朝臣還是宦者,齊聲向崇禎帝恭賀,說話間,很多朝臣都落了淚,太難了,這兩個時辰,太煎熬了。不唯是做好死罪準備的兵部老尚書馮元飚,就是內閣首輔周延儒,也都有老淚縱橫之感。

天知道,如果運河失守,太子再有失,這天塌地陷的大禍事,不知道要用多少官員的腦袋,才能澆滅崇禎帝心中的悲憤和怒火?一個藩王,尚可以人頭滾滾,何況是太子?

殿外,聽到太子無恙,跪在地上的黃道周,直接暈了過去……

“太子洪福,天佑大明~~”的呼喊聲中,崇禎帝跌坐在椅子裏,已經是站不起來了,作為皇帝,他對兒子的愛,和普通百姓其實是沒有區別的,雖然國事繁忙,他不能像普通百姓那樣,每日裏和太子朝夕相處,但父子之情,血脈至親是割不斷的,聽到太子有危,他腦子嗡嗡,整個人都失去了方寸,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眾卿平身……”

終於,崇禎帝好不容易才吐出了這四個字。

東緝事廠。

後殿之中。

太監李晃在燭光下,仔細看完了兵部和東廠密探的塘報,臉色嚴肅,眼中卻有一種說不出的情緒,口中小聲呢喃:“不可思議。太子殿下,實乃我大明的李靖、檀道濟啊……”

……

運河。

通州段。

第二日上午,朝鮮仆從軍被放回去,臨行前,一個個都是跪拜涕零,感激天朝隆恩,明軍為他們準備了簡易木筏,送他們過河。河對面的建虜兵馬默默看著,即沒有迎接,也沒有驅趕,只任由一千朝鮮軍,乘坐三四個木筏,反反復復,往往來來的過河上岸。

河岸邊,一個鑲黃旗建虜將領冷笑說道:“這些朝鮮人軟弱無能,除了吃糧,再沒有其他本事,此番返回,又動搖我軍心,真不如殺了省事!”

“胡說什麽?咱營中還有數千朝鮮軍,皇上還要用他們呢?再者,殺了或者是虐待他們,豈不正中明人的詭計?”

內院大臣,甲喇章京索尼怒斥。

周邊眾將這才不吱聲了。

“小詭計爾……”中軍大帳內,黃太吉劇烈咳嗽,說道:“令索尼帶犒賞,代朕慰問歸來的朝鮮人。曉諭他們,我大清待他們如初,令他們勿生嫌隙。”

……

一場渡河大戰之後,運河兩岸,忽然又平靜了下來,只有堆積在岸邊的殘木和不時漂浮起的腫脹屍體,提醒人們兩天前這裏剛剛發生過的那場血戰,運河一邊,繼續修築工事,另一邊,繼續打造木筏,並不停的調兵,河邊的官道上,黃塵滾滾,戰馬軍旗不斷。

建虜調兵,明軍也得跟著調兵,不過不同的是,不管對方黃塵有多高,旗幟有多少,朱慈烺一次只調五千人,一兵一卒都不多調,寧肯讓建虜占了先機,持續支援,也不把主力一次全調派過去。

一連兩天,都是如此。

吳甡寫信,說這是建虜的疲兵之計。

朱慈烺自然也是明白的,但卻不得不跟隨建虜的行動,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叫瞞天過海,比喻用謊言和偽裝向別人隱瞞自己的真實意圖,十次都是假的,忽然來一次真的,對手因為麻痹沒有跟隨,就會造成戰事的失敗,當年三國太史慈解北海圍,隋朝賀若弼伐南陳,就是這麽做的。今日也一樣,十假之中,建虜忽然來一次真的,大明就受不了,所以明知道建虜在疲兵,大明也必須跟隨。

這其間,朱慈烺在千裏鏡觀察到,建虜不止是在建造木筏,也在建造一些奇形怪狀的漂浮物,稍微一想便明白了,那是為了阻隔火船而特意建造的,看來,建虜對火船十分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