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對談(第2/3頁)

原本黎玉田住在巡撫衙門在後院,但太子駕到,他就將後院打掃幹凈,給太子當做臨時住所,自己則帶著家人搬到了偏院。

“太子怎樣?”

“聽說石齋先生也到寧遠了,是要勸太子殿下回去嗎?”

“啊,一個太子殿下,一個石齋先生,都是妾身想要見到的人啊。”

一進門,在家窩了一天的黎夫人就問。

黃道周號石齋,所以稱石齋先生,因為和劉宗周並稱雙周,名氣極大,即便是邊城婦人,也知道他的名字。

太子就更不用說了,不止是京師的傳奇,更已經成了全天下的傳奇,作為一個三品官夫人,黎夫人對少年太子的名氣早有聽聞,今日太子駕到,她著實想要見一下,以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但大明禮制森嚴,婦人是不可能拋頭露面,見到太子的,又聽聞石齋先生也到寧遠了,心中更是興奮,因此黎玉田一歸家,她就耐不住好奇,脫口而問。

黎玉田不著急回答,在椅子裏坐下,喝了一口茶,捋著胡須,深思道:“喜怒不形於色,胸有韜略,少年老成,明察秋毫,未來怕是高祖和成祖一樣的人物。”

黎夫人絞著手裏的絲帕:“真……這麽厲害?”

黎玉田點頭:“不然何以能解圍開封,擊退建虜,並攪動朝政?石齋先生追到寧遠苦諫,怕也是沒有什麽用處。我瞧啊,太子對武人重視的很,對我們文臣,卻好像有些生疏,不說太子了,我這個遼東巡撫都很少在軍中和將官們一起進食,太子卻能這麽做,由此可知,太子對武人是真的親近。”

“武人要上戰場賣命,太子對他們親近一些也沒有不好。”黎夫人道。

“婦道人家,知道什麽?”黎玉田不悅:“以文制武那是我朝祖制,如果目不識丁的武人得了寵,都能爬到文臣頭上,那我這個巡撫還做的有什麽意義?”

黎夫人不敢吱聲了。

黎玉田端起茶碗,沉思道:“我覺得,關於遼東戰事,太子心中怕是已經有謀劃了,此次到寧遠,不過是來確定一下罷了……”

“又要打仗了?”黎夫人害怕。

黎玉田不回答,只輕輕啜了一口茶。

“明察秋毫……”黎夫人忽然又想到了什麽,花容微微一變:“那太子豈不是知道了你……呀,那不是要糟了嗎?”

原來,身為遼東巡撫,黎玉田平常收受各個將官的孝敬,也是平常事。

黎玉田卻不慌,放下茶碗,淡淡道:“我糟什麽?要糟也是範志完先糟,我收的這點銀子,比他十分之一都不如呢。我擔心的是,太子對錦州有所企圖,太子年輕有為,夾著開封和擊退建虜之勝,秘密巡視我寧遠,檢閱兵馬,賞賜勇士,還和將官們一起共進午膳,明顯就是收攏軍心,為大戰做準備的前奏。但松錦之戰後,我遼東鎮受損嚴重,上下疲憊,自保尚且不足,哪還有出擊的能力?不要說錦州,就是前進松山也困難啊。”

黎夫人說道:“你瞎擔心什麽?太子能擊退建虜入塞,說不定也能收復錦州呢?”

“幼稚。”

黎玉田搖頭,憂心忡忡地說道:“錦州豈是入塞可以比的?建虜入塞雖然失敗了,但主力未損,太子擊敗的不過是建虜的偏師,如果錦州戰事再起,建虜必然是傾巢出動,到時硬碰硬,我大明絕對占不到便宜。”

黎夫人想一下,眨眨眼說道:“既然你說太子胸有韜略,你擔心的,太子又豈會想不到?妾覺得啊,太子未必就是要打錦州,說不得太子是相中其他地方了呢。”

黎玉田不說話,心中卻是微微一動……

夜晚,朱慈烺單獨召見吳三桂,禮節過罷,直接切入主題:“長伯,我大明在遼東戰事不利,數戰數敗,你以為究竟是為何?”

吳三桂眼神中有驚異,他沒想到太子殿下會問他一個這麽直接且難以回答的問題,軍無糧餉,兵無戰力,這是他立刻能想到的答案,但卻不敢直接向太子闡明,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回殿下,建虜多騎,我軍多步,遼東地勢平坦,極適合騎兵馳騁,卻不利步兵防守,且距離遙遠,給養困難,加上建虜狡詐,我軍才會數次兵敗……”說到這裏,話鋒一轉,信息十足地說道:“不過我大明疆域遼闊,人口千百萬,兵多將廣,區區建虜,不過是芥癬之疾,遲早會被我大明剿滅!”

朱慈烺笑一下,對吳三桂略帶“誇張”的表演並不在意。

武將嘛,就應該有武將的樣子,如果連牛皮都不敢吹,未戰先怯,朱慈烺倒真要小看吳三桂了。

“那你說,朝廷應該如何應對?”朱慈烺清澈柔和的目光,緊緊盯著吳三桂的臉。

最初,對於後世裏,這個打開山海關,放清兵入關,臭名昭著的大漢奸,朱慈烺心中是有芥蒂的,不過經過一年多的磨礪,兩次和吳三桂相處,尤其是在潮白河和龍王廟兩次戰役中,吳三桂表現上佳之後,他便接受了吳三桂——就現在的大明總兵來說,吳三桂絕對算是翹楚,且吳三桂並非骨子裏就是一個漢奸,崇禎十七年,天崩地裂,江海倒覆之時,吳三桂的作為雖然不可以原諒,但卻也是“人性”的一種,若沒有就甲申之變,只就堅守寧遠來說,吳三桂是合格的,若不是京師被李自成攻破,山海關變成內外交困的孤地,又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旗號,吳三桂肯定是不會放清兵入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