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捋虎須(第3/3頁)

以工代賑。

太子允諾八十萬石的糧米,以賑濟河南的百萬災民。

河南巡撫高名衡忙的腳不沾地,在分配糧食,任命官吏,累的直不起腰的同時,心中卻有無比的憂慮,最近幾天,他連續的夜不能寐,唉聲嘆氣一直到天亮。他不是為自己的官運和命運,而是為了太子。雖然不在朝中為官,但朝中的情況他還是知道一些的,戶部沒錢沒糧,內廷也是空的,八十萬石又是一個天文數字,太子殿下又要到哪裏去湊集呢?

而流民每日需要糧米數量巨大,三天前剛送來一批糧米,但眼看今日就又要用完了。

“撫台,有糧食到了!”原開封七品推官,現在升任六品布政司經歷的黃澍興沖沖的跑了進來。

“哦~~”高名衡驚喜。親自去迎接。

又是京惠商行,通過運河將南方的糧米轉運到山東濟寧,再通過宋朝的舊運河,將糧米送到開封來,算上今日,這已經是第二次了,而高名衡也已經知道,京惠商行背景不簡單,其後怕是有太子的影子,不然京惠商行不會運糧食給河南巡撫衙門,但卻不要現銀,只要他高名衡寫收據、打欠條即可,何時還賬,怎麽還,京惠商行卻一個字也不問——兵荒馬亂的時代,收據欠條最不值錢,何況還是官府的,說翻臉就會翻臉。單純逐利的商人,絕對不會這樣做。

當然了,京惠商行運來的糧食並不便宜,一石五兩五錢。比一石三兩三錢的平價多出了二兩。

但能賒賬,且大量供應,朝廷沒有理由不用。不要說五兩,就是十兩,只要能賒賬,緩解當前的燃眉之急,給流民發出賑濟糧,高名衡也會毫不猶豫的寫下欠條——官府向商人借錢、寫欠條,在明末時候已經不稀罕了,孫傳庭在陜西就是這麽搞的。但孫傳庭是強迫,不借也得借,京惠商行卻是自己送上門,所以高名衡對京惠商行非常好奇,當聽說這一次的糧食是由京惠商行的老板趙敬之親自押送時,他決定親自去見一見。

不想,等到趕到朱仙鎮碼頭時,卻沒見到趙敬之。

只知道趙敬之接到了一封信,只看了幾眼就暈過去了。現在趙老板已經坐船返回濟寧了。

“到底出什麽事了?”高名衡有點擔心,莫不是糧米運輸出現問題了?如果是,他恐怕也得暈過去。

“不是。”一名京惠商行的夥計哭著向他說:“撫台大人,我們少東家被害了。”

“少東家,怎麽回事?”高名衡驚。

“我們少東家趙直,在京師坐鎮總行。三天前,不知道什麽原因,被京營提督,小襄城伯李國禎活活打死了!”那夥計泣不成聲。

高名衡大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