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今日之事我會如實稟報,還望……(第3/5頁)

這股流言就像是借著東風的翅膀,飛的極快,短短半天時間,就已經傳遍了京城。

“聽聞卷子是從宮裏傳出來的。”

“宮裏?”

“對啊,說是……”說話的讀書人伸出手指比了個六的數字,“那位傳出來的,只給跟甄家交好的那些門生。”

“這不公啊!我們寒窗苦讀,而別人短短一天就抵過我們十年!這不公!”

“對,不公!”

那讀書人又道:“我有個親戚是刑部的,聽聞這位,之前就對李蕓慶李大人屈打成招過。

可我朝明明說過不能對文人動刑,她卻下了狠手,典型的不將咱們這些讀書人放在眼裏啊。

所以她才把對你我極為重要的恩科當兒戲,公然傳出卷子要舞弊。這種人,不配做皇女!”

有她煽動情緒,一時間不少讀書人都跟著附和。

進貢院之前,就已經有不少學子喊著“恩科不公,有人舞弊”的口號。

四皇女帶人鎮壓了一番,但這些學子依舊難平心頭之憤。

起頭的那個讀書人更是在進貢院前大聲喊:“有人已經將考卷傳了出來,說此次恩科的策論考的就是關於如何有效抗洪賑災一事。”

她道:“如果諸位進去看見考題非我所說,我願意、願意把我這竹簍子給吃了!”

讀書人將手往下一指,地上放著個小腿高的竹簍子,裏面裝著這幾日科考要用的文具跟幹糧。

今年夏季汛期剛過,跟往年比,今年洪災是最輕的一次,百姓幾乎沒有傷亡,農田家畜各項損失都在預算之內。

如果策論考這個,還真有可能。畢竟讀書人不能只悶頭念書,也要關心國家之事。

所以這個要吃竹簍子的讀書人說完後,眾人心裏已經信了十之八九。

本來以為貢院的門檻是龍門,前景一片光明。如今再看,卻是覺得裏頭漆黑一片,找不清未來的方向。

難道老實念書,就要輸給那些投機取巧的人?

不公,不公啊!

面對這些就差就地打滾的讀書人,四皇女很是頭疼。

不知道為何,四皇女忽然想起一個人。

雖然跟她沒接觸過,不過四皇女莫名覺得,如果她在,場面估計會好控制很多。

那就是時清。

要是她站在這兒,估計所有讀書人都吵不過她……

四皇女嘆息一聲,最後只得說道:“見到卷子之前,一切都是謠傳。若是有人再煽動人心,莫要怪我將她就地拿下!”

開考前煽動人心,其心可誅。

四皇女背在身後的手指撚了撚,總覺得此事不對勁。

矛頭像是沖著老六去的,就因為她在自己跟老五面前提了一句想要偷考卷。

四皇女心頭不安,她面上雖安慰眾人此事不過是謠傳,但心裏其實也有六七分相信。

若策論題目真如剛才那個讀書人所說,此事可就嚴重多了。

畢竟老六被困,目前看來最大的得益人,便是她這個四皇女。

沒了老六,所有皇女中,唯有她才是最有希望的那一個。

沒有老六,她便不用因出身跟外戚而苦惱。

四皇女視線朝剛才那個讀書人看過去,本來提著竹簍站在隊伍中間的人,眨眼間便不在原地了。

不好!

四皇女心頭一凜,立馬派人去找。

那個煽動輿論跟人心的讀書人一定有問題。

讀書人提著竹簍慢慢往後退,等趁官兵不注意,才借口小解往巷子裏跑。

四皇女帶人找過來的時候,讀書人就站在巷子口等她,竹簍正放在腿邊,臉上沒有絲毫懼意,“殿下,聊聊?”

讀書人朝巷子裏示意,明顯那兒有人在等她。

四皇女站在原地不動,目光朝巷子裏看去。

多年沙場經歷,讓她面上沉著冷靜看不出多余情緒,叫人猜不透她在想什麽。

跟喜怒情緒皆表現在臉上的六皇女比起來,四皇女並不是長皇子的最優選擇。

長皇子坐在巷內軟轎裏,垂眸看自己剛修剪完的指甲。

無礙,好不好把控不重要,利益相同便可以。

雙方僵持著,就在這時,四皇女的人傳來消息,說是從宮中探聽到,今年恩科的題目確實漏了出去。

作案之人是禦書房的一名宮侍,此人因為聽說宮外考生鬧事太過害怕,已經畏罪自殺。

死前一口咬定,這事是四皇女指使的,跟六皇女沒有關系。

但京中謠言卻是都在說考卷是從甄家那邊泄漏出來的。

是甄家有個門生喝醉了酒跟人吹牛顯擺,把考卷的謄抄卷拿出來,眾人醒酒後才反應過來這是何等大事。

皇貴君跟六皇女暫時被禁足宮內等候調查,甄大人已經奉召進宮。

這明顯是有人想陷害四皇女,結果卻被自家門生連累。

原本僵持的局面,瞬間朝一處傾斜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