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鄉下人的體面(第3/4頁)

裏德太太驚愕地看著大女兒,似乎是難以置信長女居然會這麽跟她說話。

“不行!”

裏德太太隱約感覺到有什麽東西正在失控,本能地反對長女的提議,但二十七歲的女兒本來也早就過了需要寄錢回家的階段,別人家的孩子大多也都是在二十出頭談婚論嫁後就不在交錢給家裏的,於是她在短暫的思索後,迅速找到了反對大女兒自作主張的點,堅決地道:

“愛麗絲不能跟你去城裏,我和你父親已經為她找到好人家了,我們家從來都不是會失約的人家。這個時候讓愛麗絲去城裏,別人會怎麽說我們家?我和你父親還能在村裏見人嗎?”

威爾女士平靜地看著母親。

鄉下人其實會比城裏人還介意“體面”,這是威爾女士早就知道的事……為了在別人眼中看起來更體面一些、為了維護顏面,他們甚至是不介意讓家裏的人,甚至是他們自己,受活罪的。

“這確實會有些為難。”威爾女士點點頭,先對母親維護家庭顏面的行為表示認可——想要說服他人,就不能上來便全盤否定對方,這是市政廳的內部培訓課上教導的基層工作經驗。

“但如果愛麗絲能順利地讀完夜課,也如我一樣獲得在市政廳工作的機會,那麽我們家能出兩個在市政廳工作的人。”威爾女士繼續道,“大哥的兒子傑米今年有十二歲了吧?若是大哥和嫂子願意的話,讓傑米早點兒去城裏的免費學校讀書,到傑米畢業出來,也會更有機會在城裏找個好工作。”

威爾女士的母親裏德太太生了八個孩子,其中有五個孩子順利地被養大,長女威爾女士排第二,最小的妹妹是愛麗絲,只比大哥的大兒子傑米年長五歲。

除了最晚出生的小愛麗絲和早早出門去做工賺錢的威爾女士,裏德家另外三名子女都已經成婚且有了孩子。

母親從二十歲開始生,快四十歲了還在拼命生孩子,這種拼勁威爾女士是不能理解的,但她並不願意小妹愛麗絲也如母親一般嫁在鄉下,過這種一輩子都只考慮著生孩子的生活。

威爾女士提出“讓裏德家有兩個人在市政廳工作”這個假設時,裏德太太就忍不住心動了。

愛麗絲是在她身邊長大的,比威爾更聽話,如果愛麗絲也能像長女威爾一樣成為市政廳的人,肯定會比不親近家人的威爾更考慮照顧家中。

不過裏德太太沒那麽容易原諒忤逆的長女,只是語氣僵硬地丟下一句“等你父親回家了再說”便起身去幹家務活。

威爾女士見過母親更冷淡的態度,並不以為意。

到了當晚,裏德家全家人集齊時,威爾女士再度重復對母親提過的意見,重點暗示“兩個在市政廳工作的女兒”能讓裏德家在村裏更有“體面”,並以讓大哥的兒子傑米進城讀書這個建議來爭取大哥的支持——裏德夫婦都是傳統的萊茵人,而萊茵是講究長子繼承制的傳統農業國,長子的話在家庭中更能讓家長重視。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家庭內部討論,有著在外工作十幾年閱歷的威爾女士,成功說服了久居鄉下的家人,為偷偷托人寫信求她幫忙的小妹愛麗絲爭取到了離開鄉村、去城裏打拼未來的機會。

擠在小妹狹窄的閣樓房間裏過夜時,威爾女士鄭重地叮囑興奮得難以入睡的小愛麗絲:“只有讀完夜課還能通過考試的人才可以被市政廳雇傭,在這件事上我是幫不了你什麽忙的。如果你不能將精力盡可能用在學習上,那你很可能只能打一輩子的零工,又或是被某個會說好聽話的男人欺騙,為了養活那個男人而去更加拼命地賺錢。”

小愛麗絲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威爾姐姐,我聽過好多遍卡洛琳的故事了,像她那樣做出一番事業來是我最向往的事,我會認真工作,更會用心學習,不會把心思用在別的地方的。”

威爾女士古板嚴肅的臉上不由浮現笑容。

《我們的奮鬥》這部廣播劇威爾女士也很喜歡,比起那些不切實際的、靠幸運嫁給貴族或是有錢人的愛情小說,勤勤懇懇地打拼自己事業的卡洛琳才有值得女孩們模仿的價值。

“我並不是說要讓你像我一樣,都到這個年紀都還沒有結婚。”威爾女士伸手摸了下小愛麗絲柔軟的頭發,輕柔地道,“如果你遇到比你更拼命地工作、比你更努力地聽課學習的好男孩,若是他沒有結婚的話,你也可以嘗試著跟他談一談戀愛……”

威爾女士的老家還沒有拉通電線,鄉民睡得都很早,當威爾女士與妹妹憧憬著未來時,因納得立城中,哈林頓太太和她的女兒,兩人整一塊兒坐在市政廳安排的招待所房間裏,津津有味地聽著《卡迪家的農場》這部廣播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