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轉型 就像坐在一個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定……

二姑和張阿姨開的學生托管中心每天晚上7點關門, 有小黑板有桌椅,剛好拿來當培訓場地。

涉外保姆,最重要的課程當然是英語, 不過, 鐘點工阿姨的任務是打掃衛生做飯, 按時收費, 又不是心理醫生, 要跟雇主談人生談童年,夠用就行。

李霖介紹了兩個教育系的大四女生來當老師,鐘點工阿姨們學英語可不講什麽基礎什麽語法, 得按照具體要求編教材,第一課先學“早上好”“我的名字是XX”, 接著再學“今天能為您做點什麽?”“幾點做晚飯”,單詞也用不著很多,按照廚房、臥室、浴室幾個主題,講一講裏面涉及到的各種物品和可能發生的場景,這些內容,勤快點一周也就能學得差不多了。

再接下來嘛, 和任何學習一樣,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小囡老師們每次上課都提著雙卡錄音機,放的是海市中小學英語教材磁帶,誰想要她能幫你錄,回家你自己邊聽邊練,書可以借小孩的,去新華書店買也不貴。

本來二姑說要培訓要轉型做高端的時候還蠻多阿姨打退堂鼓,結果一看請來了老師, 教材也是專門針對她們的工作編好的,第一批計劃培訓二十人,報名直接來了三十人,還有人觀望了兩天,跟老姐妹借來教材復印了讓自己孩子標上漢字讀音偷偷練習的。

二姑和張阿姨決定,周末再加一個班。

余自新當初自學英語差點學成聾啞英語,這些阿姨好多連漢語拼音都不會的,在單詞旁邊寫滬語漢字標讀音,那更容易重蹈覆轍,她又托芭芭拉介紹了一個留學生妮琪當外教。

請外教的真正目的,是讓人放膽去說,語言是來交流的,發音不準確詞不達意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外教來之前,小囡老師們讓每個阿姨先準備簡單的自我介紹,背熟了挨個跟外教老師說,接著設置幾個場景練對話,阿姨們起初有些忸怩,二姑幾乎每堂課都跟著上了,這時也覺得不好意思,但她跟自己說,關鍵時刻領導得起帶頭作用,我不上誰上!於是先走上前跟妮琪握手,互通姓名,做介紹,前幾句話說的面紅耳赤,可是一看妮琪一直微笑著點頭,說話也故意說得慢,二姑冷靜了,這不就是個跟雯雯新新一樣大的小姑娘嘛,就是頭發是黃的,眼珠是藍的!怕什麽呢?

介紹完了,二姑還問妮琪,家裏都有幾口人啊?有兄弟姐妹麽?

有二姑這正面榜樣,再加上妮琪還能說幾句中午,說的時候也是連說帶比劃,阿姨們就漸漸放開了,一個個排著隊走上前跟她說話。

只要敢說敢講,很快基本交流就沒問題。接下來,就只能多學多練了。小囡老師們還給大家每周發一個生詞表,有二十個新的生詞,幾個口語句式,每個周一檢查成果,聽寫全對的,發一朵大紅花!

這個大紅花就跟托管中心的小朋友們用的一樣,紙折的巴掌大的花中間貼一張相片,每周誰最遵守紀律,表現最好,最樂於助人,就把誰的花貼在小黑板旁邊的光榮榜上。

有幾個阿姨們起先還不以為然笑,“真把我們當小孩子啊?”

張阿姨提醒她們,“要是有雇主來我們培訓中心參觀,那肯定誰在榜上先選誰啊!”

阿姨們一聽,個個更努力了。

語言問題上了正軌,其他技能也得跟上。雖說入鄉隨俗,而且全世界都有中餐館這件事讓中國老百姓為中式烹飪深深自信,但既然是給人服務,當然得學些簡單的西餐做法,讓雇主能吃上家鄉飯,一解思鄉之苦。

余自新買了幾本西餐食譜,再到進口超市買些意面、番茄醬之類食材,托管中心有廚房,她跟妮琪各做了幾樣食物給大家示範。

二十年後誰還只看食譜學烹飪啊?余自新最喜歡到B站看各國廚子做飯的視頻,蘋果派,牛肉餡餅,芝士丸子雞湯……別看好幾年沒做了,依舊信手拈來。

她跟阿姨們講,“西餐說到底就三樣最主要的食材,牛肉、洋蔥和馬鈴薯,學會用烤箱,什麽都能做好吃。”

阿姨們培訓的時候,雯雯和公司文案小姐姐寫了中英文廣告,印刷成宣傳單和小卡片,二姑雇幾個外語系大學生去高級辦公樓發廣告,“去發卡片時寫上你們的名字,真要有人定阿姨,報你的名字我就額外獎勵一百塊!”

辦公樓的物業可以換別的清潔公司,但管不著在這上班的人雇哪一家的阿姨呀!

結果就是阿姨們還沒出師呢,雇主就排上隊了。

二姑學精了,叫雯雯當翻譯,跟人家講,“阿姨們現在供不應求,兩周後有位雇主要出國一段時間,到時我們再調度,您願意等麽?”

當然願意呀!

這項服務在當時的海市很罕見。

又有人打電話來定阿姨,二姑的說法又精進了,“培訓好的阿姨都被搶走了,但是我們歡迎你們隨時來中心參觀,到時您可以先跟阿姨們互相了解一下,提前預定,等培訓結束就可以上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