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又一年(第5/7頁)

她用素寫的方式,制作出連環畫的稿子,把如意村的人是怎麽發現村子對面的大山“瀉水”了;是怎麽覺得不安,開會決定自救、自發組織起來挖掘排水渠的;又是怎麽上山下山的勘探地形,最終才確定了排水渠和堰塞湖的位置的……

以及,人們又是如何在山洪來襲的那天晚上,先是由巡邏小組發現了不妥、及時向村民示警,村民們又怎麽扶老攜幼的來到事先建好的避雨亭來躲雨的。

最終,所有村民無一傷亡。

當然村裏也有幾戶人家的房子、糧食全部完蛋了,但是村民們已經幫他們在地勢稍高的地方重新建了新屋,捐糧、捐錢、捐東西的幫助他們渡過了這個難關……

有了關海珊的畫作,這更加成為了佐證。

七月一日的時候,省委專門派了巡回工作組,趕到如意村給白正乾頒獎、發獎狀,還宣布調級。白正乾一下子得到了好幾個亮閃閃的獎章,直把他給激動得……

躲進屋裏嚎啕大哭了一頓。

七月剛過,遠在省城的白冬生聽說老家遭災,連忙趕了回來。

見家人無礙,他這才松了口氣。

又正好遇上談鳳蕙分娩……

這一次懷孕,談鳳蕙吃好喝好的,生下了一個足月小子。

冬生見小兒子如此健康,簡直是當初綠豆剛下來的兩倍那麽壯實,就給他取名叫土豆。

土豆出生的時候六斤八兩重,小手抓握、小腳亂蹬的力氣可大了。

土豆愛笑,只要有人看他、他就咯咯咯的笑;他也愛哭,肚子餓了要吃奶的時候,只要談鳳蕙慢了一步,他哭的聲音那叫一個慘烈……連住在山坎下的二叔一家都被驚動了好幾次,驚慌失摸地跑上來問是怎麽一回事……

六八年這年,對於如意村來說,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

那場據說是十年不遇的洪水,無意中被如意村帶動其他村挖排水渠、建人工堰塞湖,居然神奇地消滅了這場水災。

這是人定勝天的表現。

作為嘉獎,上級特批——魚塘裏的產物歸人民公社所有,人民公社享有分配權。

這消息一出,別說村民高興得手舞足蹈了,就是附近幾個村聽了,都高興壞了,他們立刻派出代表上如意村來取經——如意村養什麽魚、養什麽水產,他們就照學。

附近幾個鄉就更加眼紅了,紛紛派人過來學習如意村的各項先進事跡。

當然,那場洪水也還是給如意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村裏有五分之一的玉米地被毀。

但是,如果不是因為如意村今年還有別的進項,那麽這五分之一的玉米地被毀,對如意村來說,絕對是個沉重的打擊!

這個足以彌補大量口糧的進項,就是去年桃桃極力提議的試驗梯田。

那一整座山頭的梯田,雖然還只是第一年,但因為有了桃桃的照看,畝產量不比平地裏的差。最最重要的是,在這座山頭的梯田裏,桃桃還養了不少的水產。

泥鰍、黃鱔、泥蟹、青頭蝦、鯽魚、禾花魚……

秋收的時候,好多人去現場看他們捉魚捉蝦捉螃蟹,簡直可以用堆成山來形容好嘛!後來用磅稱磅過以後,全村六百多人按人數來均分漁獲,每個人能分到兩斤左右!

雖然這些水產的個頭都不大,但這是實打實的葷腥啊!

誰不愛?

轉眼到了年底,如意村人民公社向縣城裏的國營飯店提供了一整年的各種食材,一算賬,全村人每個人分到了兩塊多錢!

外加每人還分到了三斤豬肉、一只雞或一只鴨……

看起來人均沒多少,但一個家庭怎麽也有四五個人,東西加總在一塊兒就有很多了。

再加上梯田產出的大米,按上級之前的說法,試驗田不征稅。

——也就是說,這一整座山頭出產的大米,一斤都不用上交,村民可以全分呀!

這下子,如意村可真是實現了“大米飯吃到飽”的願望啦!

大夥兒都十分開心,歡天喜地的過了個肥年。

時間一晃到了六九年。

六月份的時候,如意村再次得到了兩個工農兵學員的名額。

一番激烈的競爭、演進過後,桃桃和二叔家的白愛民雙雙當選。

桃桃的目標很明確——她要當護林員,所以在宋秩的建議下,她報讀的學校是京都農業大學。

白愛民報讀省城工大的橋梁專業。

與此同時,白冬生學成歸來。

他帶回來的,還有一紙調令——冬生原來在村裏就已經入了黨,到了學校以後,又幹了幾件先進事,正式被組織錄用,成為政府在編人員。此時學成,他被當成重點培養對象,調到市委當市長秘書。

同時,白正乾的任期已滿。

上級給他的調令,是——升任市委黨委組織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