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2/2頁)

顧楓最終還是被說服,隨孫潤昌一同上路返回京師。

啟程時,孫潤昌先上了馬,怕顧楓臨時再改主意不肯走,依舊不停口地勸著:“聽你叔父我的,準沒錯,看我多得皇上信任……”

還有最重要的事情不能說,他只是個書生,這一路回京師千裏迢迢,不知得遇到多少危險,有個武人同行,便多了護身符,可不能輕易放走。

孫潤昌小算盤打得啪啪響,見顧楓躍上馬背,更加得意洋洋,一馬當先奔了出去。

顧楓策馬回頭,遙望營寨方向,面色已不復適才輕松,濃眉緊鎖,略顯陰郁,好半晌,才猛地一回頭,打馬揚鞭,追了上去。

兩人回到京師,見了韓啟,孫潤昌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講過一遍,自然也沒少得替顧楓美言。為了突顯顧楓對韓啟的忠心赤誠,他自然不會忘記轉述顧楓對細作一事的執念。

韓啟登基後雖是親政,遇到大事,卻有與寧太後商量的習慣,此事自然也不會隱瞞。

“潼林倒是個懂事的。”寧太後先是贊許,但聽得韓啟對顧楓當細作一事頗為動心,便提醒道,“皇上真的覺得他可信麽?”

韓啟反問道:“難道母後覺得他信不過?”

寧太後答:“並不是信不過,只是想皇上小心謹慎些。我知道你們少時一起讀書,又是表兄弟,感情深厚,但是用人時不能輕信。”

其實,若顧楓當真能為韓啟所用,寧太後自是歡喜。她當初向皇上建議安排顧楓做韓啟的伴讀,便是存了讓兩人結少時情誼的心。只是沒料到世事無常,先皇心血來潮的賜婚,將她的打算全盤破壞。

“母 後,我仔細考慮過的。若不是潼林救了孫潤昌,我至今尚不知道發生何事,仍對早些日子收到的書信深信不疑,以為三哥真的將兵權交出。”韓啟解釋道,“他若不 是一心向著我們,只要什麽都不做便是。您想,他又不知道我們到底會不會信他。事情已經做下,如果我們不信,他便兩頭不到岸,可說對自己毫無益處。”

“他如此鋌而走險,可有所求?”寧太後再問道。

救孫潤昌並不難,仗著顧楓在軍中的身份,輕易便可辦到。但再折返回去當內應,那就是以性命當賭注了,單靠一腔赤誠,未免還是不夠穩妥。

韓啟立刻答:“他希望事成後,我願意相信永昭侯府對朝廷的忠心,將姨丈調回京師,官復原職。”

寧太後放下三分心,“這倒是個好條件。不過,陛下可有想過,潼林此次逃離軍中,怕是事情早已穿幫,再回去又該如何取信於靖王?若不能,則根本毫無用處。”

有此一問也不需多能夠洞察人心,不過推己及人,若鳳儀宮的宮人誰做出有損自己之事,寧太後不但不會再用,還會重罰,甚至了結對方性命。

韓 啟當然想得到這些,他與顧楓為此討論了一個多時辰,想出許多辦法,一一分析,最後找出最可行的,因此答得十分順暢:“母後,潼林回去後,會假作與我們接觸 都是為了幫助三哥。先斬後奏放走孫潤昌,是因為這人留下也無大用,他反而借此取得我們信任,之後便能知道我們都有何舉動,適時向三哥匯報。”

“只是一個說法,靖王那人未必會信。”寧太後蹙眉道。

“所以需要我們配合他,有過那麽一次兩次故意為之,將行動透露給三哥,便能輕易取信。”

韓啟越說越覺得意,母親的每一個顧慮他都事先考慮到,並有了應對之法。

寧太後也十分滿意,她一直擔心兒子年紀輕,做事莽撞,不能夠瞻前顧後。如今看來,雖然登基不過數月,韓啟卻成長得很快,心思日漸慎密。

總算沒有白費她當初的一番心思。

*

顧楓真正動身返程已是一月之後。

他歸心似箭,一路馬不停蹄,再一次踏著月色翻山越嶺。

晨光熹微,整個營寨還靜悄悄的,未曾蘇醒,顧楓直奔韓拓營帳前,站立在門口,阻止衛兵通傳的動作,親自開聲道:“姐夫,我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