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覆沒(第2/2頁)

便在此時,有一員遊擊連滾帶爬地進了大帳,滿臉惶恐,伏地稟報道:“稟、稟督師,東北方向,一路騎軍正朝我軍而來,大約有五千余人,皆是身著玄甲,應是遼東的精銳騎軍。”

徐載元心中大驚,自己此時正值大敗,軍內人心浮動,若是再來一路大軍,對自己攔腰一擊,自己這數萬兵馬豈不是要盡數覆滅於此?

這一路領軍之人名為韓藿,出身於遼東望族韓家,與韓邀月有些親誼,只是兩人並不親近,平日沒什麽往來,而且他也不是忘情宗弟子,而是補天宗弟子,故而韓邀月死後,他並未受到牽連,反而還在遼東軍中做到了參將之位。

此番他奉秦清之命,率領五千騎軍,不顧損耗馬力,急援景修,剛好將徐載元截了個正著。

這五千騎兵並非那種不倫不類的“龍騎兵”,而是正統的騎兵,也就是世人口中的遼東鐵騎,以長槍馬刀為主,只是配備了三眼銃等火器,真正可以與金帳騎兵正面沖鋒而不落下風。

不多時後,徐載元便親耳聽到如雷鳴一般的蹄聲。

他不由閉上雙眼,知道自己這路大軍,今日斷無幸理。他也知道自己就算逃回帝京,那些心狠手辣的儒門之人也不會放過自己,不由心生死志,死於亂軍之中,還能得個力戰而死的美名,總好過別人給自己羅織罪名。

五千騎軍迅速逼近,與大魏騎軍並無什麽本質不同,開始不斷加速。

為首的韓藿抽出腰刀,高高舉起,身先士卒。

沒有金帳騎兵沖鋒時的呼喊怪叫之聲,遼東騎軍異常安靜,只有拔刀聲和馬蹄聲。

景修也隨之全軍出擊,向前推進。

徐載元麾下大軍全面潰敗。

天寶九載,五月十五。

潞縣的消息傳回帝京。

三萬大軍全軍覆滅,幽燕總督徐載元戰死。

這一次,天寶帝沒有發怒,而是極為哀慟,下旨追封徐載元為郡王,謚忠襄,又在京中為徐載元設衣冠冢,供人祭拜。

帝京城內更是哭聲一片,不僅僅是因為徐載元軍中有許多勛貴子弟,更是因為前途黯淡。

總共三路勤王大軍,已有一路大軍全軍覆沒。

這帝京城還守得住嗎?

在這個形勢下,遼東大軍長驅直入,除了攻占潞縣之外,分陷平谷、武清等地,各地守軍望風而逃,帝京震動,內閣不得不加急催促秦中總督和荊楚總督率軍勤王,並急召薊鎮兵馬入衛。

遼東那邊就比較風輕雲淡,景修只是向秦清稟報了戰果,並未鄭重其事地報大捷。

此戰,遼東大軍傷亡八百余人,斬敵四千余人,俘虜一萬余人,另有萬余潰兵四散而逃。斬殺總督一人、總兵一人、副總兵一人、參將四人,遊擊以上者八人。投降被俘者,總計總兵一人、副總兵兩人、參將以上六人。另有隨軍文官、贊畫等二十余人。這些贊畫就有不少是出身勛貴世家。景修請示應該如何處置這些人。

秦清回復景修,不必押往大營,令景修自行酌情處置一幹人等。

此戰關鍵是占領了潞縣,得以掌握大運河,就算荊楚總督截斷部分漕運,不能直通江南,也能通過運河從齊州調運糧草。

因為秦清嚴令大軍不得襲擾沿途百姓的緣故,在此之前,都要從幽州調運糧草,同時火器需要的彈藥也要從遼東調運,使得遼東大軍的後勤壓力極大。

自古以來,行軍打仗,一旦戰線拉長,就難免後援不濟,因為運送糧草的輜重部隊本身也要消耗糧草,如果戰線過長,就會出現運送的糧食還不夠運糧輜兵嚼用的尷尬局面。漕運比起陸路運輸,最起碼省去了馬匹的消耗,需要的人手更少,大大緩解遼東大軍的後勤壓力。

與此同時,秦襄大軍則是與荊楚總督的勤王大軍狹路相逢,雙方在真定府正定縣展開激戰。

雖然秦襄只是一路偏師,因為渡海的緣故,沒有攜帶馬匹、火炮,但是在齊州接收了大量朝廷官軍的火器、馬匹,固然比不得秦清率領的主力大軍,卻也比朝廷官軍強上許多,一戰打得荊楚總督大敗,使其不得不退守真定府的府城。

如此一來,三路勤王大軍就只剩下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