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機緣劍意(第2/2頁)

嗣天師在祖天師的基礎上建造鎮魔台,此地成為禁地,斷絕了尋常弟子來此的可能,卻是與祖天師的本意相違背了,不過張家嫡系子弟仍舊可以來此,可惜這一代張家子弟大多為了天師教的大業奔波在外,無人有此機緣。

天師教的實力在系天師手中達到鼎盛,系天師雖然天賦絕倫,是位一劫地仙,但一生忙於開疆拓土,征伐天下,大半時間並不在大真人府中,更沒有時間登上鎮魔台,卻是與這份傳承失之交臂。

待到三代天師之後,鎮魔台逐漸成為刑台法場,殺氣沖天,就算有人可以來到鎮魔台上,也不會去主動觸碰殺人無數的“刑柱”。就好比普通人,誰也不會去摸一摸劊子手的鬼頭刀,看看鋒利不鋒利,更不會有人認為刀裏還藏著武功秘籍。

想來這便是祖天師的所言的機緣未到了。如此代代傳承,從第一代大天師傳承到了第三十代大天師的時候,這份機緣終於是到了。不過並非是應在張靜修的身上,而是應在了鎮魔法師張靜沉的身上。張靜沉被張靜修關押在鎮魔台上多年,整日無所事事,除了修煉便是與鎮魔台為伴,張靜沉對於鎮魔台的了解之深,可以說是當世無人能出其左右,鎮魔法師的名號也是名副其實。張靜沉在機緣巧合之下,從鎮魔台的“刑柱”中感悟到了祖天師的部分劍意,只可惜他沒有躋身長生境,感悟不深。如果張靜修不是那麽早飛升離世,或者是張靜沉繼承大天師之位的時候已經有長生境修為,那麽李玄都再想勝過張靜沉就很是困難了。

張靜沉以自己悟出的劍意傷了秦素,李玄都為了救治秦素,登上鎮魔台尋覓破解之法,由此感悟到了祖天師留下的劍意。也可以說,在張靜沉死後,機緣並未消失,而是轉移到了李玄都這個外人的身上,算是祖天師在某種程度中彌補了後世不肖子孫犯下的過錯,真可謂是一飲一啄早有定數。

李玄都並不知曉其中的種種曲折,只知道這劍訣是救治秦素的關鍵所在,別無他念,而他已經是長生境修為,又是繼李道虛之後的劍道之大成者,三大劍訣皆有涉獵,又集合眾人之力,博采眾家之長,創出了“南鬥二十八劍訣”。在劍道一途,幾乎是一法通而百法皆通,他來此地感悟祖天師留下的劍意,自然要遠勝於張靜沉。

兩大“刑柱”汲取鎮魔井洞天中的氣機,顯化劍氣,不斷進入李玄都體內,予取予求,讓他逐一領悟。

不知不覺間,李玄都已經在鎮魔台上待了一天一夜,在這期間,他心無掛礙,隨著體內劍氣遊走,身形不斷隨之而動,只覺得體內氣機也逐漸化作兩道洶湧劍氣,一者好似大江,滾滾東去,一者好似長河,千古泛濫。古人稱大江為江,長河為河,並稱江河。大江水清,長河水濁,大江之水灌溉兩岸之田地,長河之水也灌溉兩岸之田地,江河共同孕育出中原天下,氣魄甚大,而且此中的清濁之理,正是對應了清氣上升為天、濁氣下降為地的天地之理,繼而再從天地之中劃分陰陽,陰陽轉換,日升月落,繼而四季輪轉,又衍生出生死枯榮之理,竟是包羅萬象,大道盡在其中。

當初周淑寧剛剛修成“天眼通”,望向李玄都,只見他的體內有一紫一青兩道氣機,好像江河,大江在南,長河在北,又像是兩條長龍呈現雙龍戲珠之勢,而那顆“珠子”則是一點金光,三者共同形成一個完整周天。在兩條長龍的周圍,還有許多星星點點,赤、橙、黃、綠、青、藍、紫,只是與兩條長龍相比,甚至是與一點金光相比,微不足道。

周淑寧當時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麽,萬不會想到竟然應在了今日。

李玄都速度快到極致,以至於全身上下都有霧氣蒸騰,以他的體魄,也有汗水滲出,然後他猛地一停,一切都歸於寂靜,兩大“刑柱”也隨之恢復平靜。

李玄都長吐一氣,好似白練,贊嘆道:“好厲害的劍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