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比劍(第2/2頁)

面對張海石的這一劍,李玄都不敢大意,左手運劍,卻是采取了守勢。

張海石一凜,只覺得李玄都這一劍中竟是沒有半分破綻,難以仗劍直入,更無法攻其要害,而且守中帶攻、攻中有守,不得已之下,張海石只能橫劍一封,劍尖斜指,也是守中有攻。

李玄都只得隨之變招,轉眼之間,兩人便拆解了二十余招,可兩人手中的兩柄木劍卻始終未曾接觸分毫。兩人都是當世劍術大家,劍術變化繁復無比,雙方劍招中並非沒有破綻,只是招數變幻無方,無法攻其瑕隙,正所謂善戰者無赫赫之功,兩人都是料敵以先,常常是一招還未用盡,對方已經做出應對,於是不得不變招。

張海石自創有“四海潮生劍”,不過此劍關鍵在於氣勢雄渾,與“太陰十三劍”一般,都要頂尖修為作為支撐才能顯現真正的威力,所以不適合用來比拼劍術,於是張海石便謹依李道虛所創“北鬥三十六劍訣”要旨出劍。雖然“北鬥三十六劍訣”名義上只有三十六式,但實則是將天下各宗劍道要義兼收並蓄,縱然只有三十六式,也是以普天下劍道為根基,精妙絕倫。

若論對“北鬥三十六劍訣”的掌握,李道虛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人,李道虛之下,張海石敢稱第三,沒人敢稱第二,就連李玄都也不例外,所以在過去的比劍中,李玄都基本上都是輸多勝少,偶有勝出,也是因為張海石大意放水。

今日卻是不同,張海石沒有絲毫松懈,將自身劍術修為展現得淋漓盡致,可李玄都卻不落絲毫下風,他用的不是“北鬥三十六劍訣”,而是一套似是而非的劍訣,看似有“北鬥三十六劍訣”的影子,又仿佛是專門為“北鬥三十六劍訣”準備的,處處克制,若非“北鬥三十六劍訣”經過李道虛的去蕪存菁和千錘百煉,而李玄都用的劍訣還有缺陷,張海石早就敗下陣來。

張海石越鬥越驚訝,他見識廣博,很快就發現端倪,這套劍法其實是“北鬥三十六劍訣”的鏡像一面,以此為主幹然後又被李玄都添加了許多枝葉,比如慈航宗的“慈航普渡劍典”,陰陽宗的“太陰十三劍”,以及太平宗的各種劍訣。

不過張海石又隱隱覺得,這套劍訣並沒有看起來那麽簡單,更不是一個大雜燴,那些枝葉倒像是李玄都的障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