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到來的戰國時代(第2/3頁)

解朔想的是:“老大牛逼,一開始就選了個絕佳的方向擴張。只是,想要繼續擴張好像……有點麻煩啊?”

秦國沒了,陰氏立國之後的周邊除了晉國、範國、荀國、楚國,只剩下異族了啊。

現在這麽個年頭,思想觀念就是鍋裏搶食,殺光或打跑異族占領蠻荒之地會覺得很虧,沒有誰想要從一清二白的階段自己開發建設,基本都想著搶奪別人現成的果實。

彘裘心想:“宗主有點貪心不足了。跟著陰武撿了爵位能立國,還想著分家之後進行沒有回報的索取,陰武又不是傻的。”

認真說起來,範氏和荀氏的立國機會還真的是白撿的?

別說什麽範氏幫陰氏扛住楚國,變成陰氏的盾牌什麽的,人家陰氏自己跟楚國有接壤呢。

沒錯,秦國被陰氏吞了,連帶伊洛之戎也是陰氏的肉,將導致陰氏立國之後跟楚國有疆域接壤。

比較現實的問題是,陰氏有秦嶺,再來就是楚國在跟陰氏接壤的地方沒有多少發展,等於說哪怕互相之間有疆域接壤也不存在多大沖突的可能性。

範氏吞並了鄭國,別看鄭國的名聲不好,他們自我開發的程度可不弱。

楚國想攻擊陰氏要麽是翻過秦嶺,不然就是走大片無人區,補給會很成問題,再則打下了一些地盤也守不住呀。

所以,別說是楚國沒興趣找陰氏玩,沒必要陰氏也不會樂意選擇翻山越嶺的路線去進軍楚國,雙方因為疆域爭奪的沖突點幾乎是不存在的。

或許也正是基於這點,楚國察覺到呂武的意圖後,還願意繼續以善意對待?

畢竟,陰氏從晉國出走,哪怕範氏也有樣學樣,不再統屬晉國,各自有自己的國家,陰氏和範氏的交情再好也不可能一直維持下去,能夠預見到楚國終有一天能跟陰氏聯合一塊打範氏。

崔杼和孫林父現在都想同一件事情,他們都是帶著封地出走,某種程度上算是開創了歷史先河。

所謂的帶著封地出走,他們的封邑不一定留在手上,可以是晉國逼迫列國置換城邑。

晉國接納了崔氏和孫氏,輪到晉國也有貴族要帶封地出走,算不算是一種報應啊?

呂武、士匄和中行吳還在繼續商談大事。

講交情沒有用的話,那就講實際利益。

士匄跟呂武約定,但凡陰氏能幫範氏奪取城邑,範氏將會割讓跟陰氏臨近的城邑作為回報。

中行吳也是給出了相同的說法。

當然,陰氏需要範氏或荀氏的襄助,一樣是相同的操作,顯得很是公平公正。

這種操作方式還是呂武當了晉國的元戎進行“首創”,現在拿出來用再合適不過了。

好了,誰對誰的幫忙都不是白幫,大家建立了第一個共識,再約了好一些貿易往來,三家雖然有了各自的國,還能是一家親嘛。

他們也不進行分別,選擇派人回去調集軍隊,打算一塊先去“新田”做一些該做的事情,來年春暖花開再結伴前往“洛邑”接受周天子的敕封。

為什麽要去“新田”啊?一些手尾肯定是要處理妥當。

那為什麽要帶著大軍?聽說過“出師未捷身先死”或“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嗎?

很快就要成為一國之君,不自惜自愛的話,死了多虧啊!

他們抵達了“新田”之後,休息了三天的時間,呂武帶上人前往宮城面見晉君姬彪,以非常正式的流程辭去了元戎的職位。

同時辭職的還有士匄、解朔和彘裘、崔杼、孫林父。

晉君姬彪估計是意識到了什麽,限於年齡的關系,再加上實力的受限,只有選擇接受。

呂武等人出了宮城,看到一批公族的封主在舉行自殺儀式,選擇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很直接地離開了。

那些公族是在用很有儀式感的自殺控訴陰氏、範氏、荀氏和解氏、彘氏、崔氏、孫氏,用鮮血隔空抹在幾個家族身上,用生命呐喊屬於晉國公室的恥辱以及無能。

隔天,韓起正式成為晉國的元帥以及執政、中軍將,也就是元戎。

聽到這個消息的呂武想了想派人前去韓起那邊祝賀,不再關注誰獲得了卿位。

而講很實在的話,陰氏等家族脫離晉國,將會一下子讓晉國失去百分之六十左右的城邑,打從實際上晉國的元戎也就只能窩裏橫,不會再具有以前的威勢了。

實際情況也是那樣,幾個強大的家族脫離了晉國,一下子讓晉國實力大損,不可能像以前那麽豪橫。

計算軟硬實力的話,晉國剩下的實力大概也就跟沒有變法之前的齊國差不多,很大的問題在於失去了山川地利。

之前的晉國四面環山,屬於進可攻退可守,現在沒有那種山川地利的優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