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楚國這是不行了呀!

近些年來的宋國處境其實頗為堪憂,一再遭到楚國和鄭國的雙面夾擊,直接導致“商丘”以南的大部分城邑淪陷。

所以,吳軍在“蕪湖”戰勝楚軍的消息傳過來,吳人是什麽心情不知道,宋國直接舉國歡慶了。

楚國先在“沫”大敗虧輸了一場,敗給晉國沒什麽好丟臉的地方,雙方數十年交戰下來本是互有勝敗,同為霸主國贏一場輸一場太正常不過了。

因此,晉國與楚國在“沫”交戰分出勝負,使得各國感到震動的僅是楚國令尹遭到俘虜,對於勝敗看得比較開。

吳國打贏楚國就有點不一樣了。

宋國與吳國並不直接接壤,然而宋國君臣絕對比晉國君臣更加了解吳國。

不提禮儀制度或狡不狡猾那些玩意,宋國很清楚吳國的實力也就那樣。

吳國依靠的就是不講“武德”來抗衡楚國,尤其是楚國經常只拿出兩三成的力量來應對吳國,少部分時間認真點也就拿出三四成來針對吳國。

楚國只是用二到四成的實力對付吳國還能大部分戰役取得勝利,一旦楚國認真起來會是什麽樣的情況?

新一次的“蕪湖”之戰,楚國明顯進行了認真的準備,開打又在極短的時間內輸給了吳國,是不是能側面證明“沫之戰”後的楚國要有點不行了呢?

實力也就是個二流強國的吳國能輕易擊敗南方霸主楚國?宋國也是二流強國來著,感覺楚國變得虛弱肯定想著要反攻的呀。

得到晉國的允許,宋國開始了舉國上下的忙碌。

這一次,宋國不但要承擔起聯軍的糧秣供應,連帶各個諸侯國一旦出現損失,比如兵甲牛馬以及人員傷亡,宋國一樣需要在戰後進行彌補。

士匄在得知宋國將那些條件答應下來,很直接地說道:“宋國之富,出我意料。”

呂武明白士匄是嫉妒了。

說起來又有誰不會嫉妒?宋國明明被楚國摁著打,逮住機會反攻能拿出那麽大的底氣,說明以前的庫存不少,近期也賺得挺多的。

二十一國聯軍對楚國的入侵已經展開,盡管晉君姬彪沒有在場,晉國元戎呂武還是很理所當然的擔任聯軍統帥的職位。

這個“統帥”有專門的名頭,叫“伯長”。

伯,霸也。

長,眾家之首。

二十一個國家裏面的絕大多數是晉國的小弟,另外幾個則是被裹挾著加入聯軍,哪怕呂武的軍事素質不怎麽樣,僅僅因為他是晉國的元戎,不當這個“伯長”又該是誰來當?

對了,後來又增加了一個國家來會盟,變成二十二國在“商丘”搞大型活動了。

呂武將二十二個國家的聯軍分成了三個部分。

以晉軍、莒軍、萊軍、鄅軍、邾軍、薛軍為一路,出“商丘”朝蔡國的方向行軍,擺明了就是要用攻打蔡國來逼迫楚國做出反應。

以鄭軍、滕軍、介軍、杞軍、茅軍、邳軍和鐘離國的軍隊為第二路,選擇從鐘離國借路,威脅楚國東北疆域。

以宋軍、魯軍、齊軍、徐軍、陳軍、衛軍、曹軍、譚軍、紀軍為第三路,他們負責收復宋國的淪陷區域。

楚國攻城掠地之後就會讓公族接手,等於宋國淪陷的城邑已經成為楚國公族的封地,每一個城邑或多或少有駐軍力量,不是溜達一圈就能光復的。

“元戎。”羊舌肸因為趙武沒有歸建的關系,暫時成了新軍的指揮官。

呂武知道羊舌肸是來做什麽,搶先說道:“若是有封主不願出戰,需我多言?”

去尼瑪的!

公族的那幫封主還沒汲取去年在“沫”那邊的教訓嗎?

如果再次有公族封主想當逃兵,呂武不介意收拾一下羊舌肸。

話說,有公族封主要當逃兵,怎麽是呂武收拾羊舌肸呢?

沒有太復雜的原因,呂武現在是一把手,下面還有幾位“卿”當屬僚。由羊舌肸來管束那幫公族封主,出事了當然不是呂武直接處置犯事的公族封主,找羊舌肸追責才符合程序。

羊舌肸嚇了一大跳!

不過,真有公族封主不願意出戰。

他們之前以為就是來隨隨便便走個過場,想著將今年的納賦額度完成,一聽要去蔡國還挺高興,聽說是要勾引楚軍北上就很不快樂了。

公族沉淪多年再一次出場,參加一次“沫之戰”給整得個損失慘重的下場,有一批公族封主重新覺醒了鬥志,更多的公族封主被嚇破了膽。

要是讓他們欺負二流以下的諸侯國,自然是樂意並且雀躍的。

跟另一個霸主正面血拼?他們稍微想想就心裏犯虛。

羊舌肸充分感覺到了呂武態度上的強硬,咽下之前想說的話,開口保證會約束公族的封主,有點灰溜溜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