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不霸道,怎麽當霸主國

同樣的一件事情,國家對等國家的層面,一般是哪一方先開那個口,等於先開口的那一方被劃撥到有求於人的地位。

所以了,越是成熟的國家在碰到事,尤其是有求於人的時候,什麽樣的時機下應不應該忍耐,又懂不懂得去因勢利導,非常考驗領導人的智慧。

晉國跟楚國在爭霸,然而晉國與楚國的實際控制區域並不接壤。在這一場爭霸戰中最倒黴的是誰?其實就是被晉國和楚國夾在中間的那些國家。

好些個國家純粹就是被迫無奈之下選擇站隊,站哪一邊都要迎接一位霸主的怒火,尋找的老大靠不靠譜和給不給力就顯得無比關鍵了。

每一年都要被楚軍進犯的宋國慘嗎?相對比一再左右橫跳又一直被混合雙打的鄭國,宋國的事壓根就不叫事。

這不,鄭國在子駟當政時期痛定思痛,尋尋覓覓了一番決定自殘再抱住晉國的大腿,輪到子產上位決定延續子駟的政治主張,碰上了吳國在“蕪湖”戰勝楚國,不知道有多麽慶幸這一次招子可算放亮了。

很簡單的道理,楚國衰敗下去,不是等於晉國要穩固住霸權了嗎?

一旦晉國穩住霸權,一幫小弟怎麽都能獲得一些紅利,最為重要的是避免遭到來自晉國的清算。

“我已將陳國之權委托於範氏。”呂武說完就看到華元和子產臉上的詫異一閃而過。

呂武是晉國的元戎,近些年來陰氏的聲威更是赫赫有名。

在晉國負責一個國家的邦交,不止是每年都能得到一筆“好處費”,還包括對外影響力得到延伸,各方各面的好處壓根說不完。

正處在巔峰的陰氏不自己處理南邊的邦交?宋國和鄭國就該好好想想是個怎麽回事。

比如,呂武是不是根本不重視跟楚國的爭霸。

又或者,陰氏沒有看上去那麽強大,怕了範氏什麽的。

呂武能洞察到華元和子產在想些什麽玩意,懶得去進行解釋。

合作共贏的什麽,扯到怕不怕這個層面,有意思嗎?

士匄接過呂武的棒,開始跟華元和子產商議怎麽來對待陳國,除了楚國一旦找陳國麻煩應該怎麽做之外,提到的是地緣政治問題。

說到“地緣政治”還是呂武教士匄的,卻是不知道士匄能不能品出自己的理解。

總歸一句話就是:小鄭和小宋啊,小陳太過於南方,你們要多看顧著點呐。發生了什麽事情,你們積極點先上去頂著,老大絕對會用最快的速度支援過來。

而這個又牽扯到了鄭國跟宋國的相處關系,需要晉國從中進行斡旋和調理,也就是所謂的“地緣政治”操控了。

宋國對範氏在南邊的插手份量越來越足,其實是一種不怎麽愉快的心思。

老範家在“虎牢”設卡收費幫助宋國興旺了商業,明明是範氏自己的決策失誤,用國家層次進行打擊,是不是太霸道了一些?

然而,跟霸主國講道理?肯定是腦子被門夾了。

霸主國設立各種不合理的關稅來牟利,咋地了?

設立關稅反而坑了自己,不允許用軍事手段來震懾嗎?無法達到震懾效果再操刀撲上去,完全是常規操作嘛!

呂武看到華元臉色越來越難看,忍得很辛苦才控制住表情管理。

“天下商賈聚於‘商丘’非我逼迫,乃是爾等自決。”華元盡量讓自己說話的聲音不要太大。

現在又不是“萬稅”的年代,商隊只是途經各國,一點稅都收不到,只有商人在各家的封地設店擺攤做買賣才能抽稅。

一般情況下,商隊其實不會特地去哪裏進行零售,會是早早就已經談妥了買賣,收到錢再發貨,又或是貨到付款,更多的是買家自己進行運輸。

所以想要產生利益的方式是,向途經的商隊推銷自己的產品,面向商隊提供住宿飲食什麽的。

各國的商隊以“商丘”為交匯點來往經商,宋國的得利就在於能夠得到更多推銷本國商品的機會,慢慢又讓“商隊”多了常駐的商賈,形成一種“市”的規模。

呂武所不知道的是,他帶來的蝴蝶效應讓範氏那麽一搞,提前了約兩百年讓宋國得到局勢變動帶來的紅利。

對於宋國來說,他們這一次被“眼紅”的下場並不是最壞,頂多就是被剝削一層皮而已。

原歷史上玩商業玩不過宋國的齊國更狠。齊國本來就因為商業份額遭到宋國搶奪很不爽,當代齊王被蘇秦稍微一忽悠,不顧當時的國際局勢將宋國全面吞並,然後齊國遭到了五國圍攻。

呂武就那麽心安理得的看著士匄在欺負華元,一點主持公道的想法都沒有。

宋國的邦交不由陰氏負責,或者應該說欒氏完蛋和智氏衰敗之後,宋國沒有主動接洽晉國的哪一個卿位家族,他們在晉國那邊是屬於沒有“靠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