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一晃三年(第2/3頁)

拿楚國令尹來跟呂武換晉國“卿”的身份都是一種虧本買賣,何況只是秦國的執政之位?

所以了,一旦事不可為,呂武到時候會做出的選擇是退讓。

這裏絕對不是因為呂武慫,相反應該理解為理智到可怕的程度!

秋季過去,冬季到來。

今年陰氏和魏氏的西征軍並沒有歸國。

呂武很難瞞住魏氏,一些必須通知的事情,有及時地派人前往知會。

魏氏在很多事情上的反應比較詭異,他們對呂武率軍攻克“雍”沒有任何的表態,也就是包括祝賀在內,什麽舉動和說法都沒有。

同時,呂武告訴魏氏自己成為秦國執政,事情的發展講的比較詳細,以一種不當不行的說法來闡述,魏氏依然沒有做出任何的反饋。

其它事情,呂武則不用告訴魏氏了。

一些該講的通知是看在盟友的關系,事無巨細會變成一種“稟告”的走向,陰氏又不是魏氏的附庸,呂武的卿位排序比魏氏高一階,一些姿態應該做,將姿態擺得太低屬於沒必要也不需要。

呂武想看看魏氏會不會將秦國執政換人的消息傳回國內,必須知道這一點來看看魏氏的態度,也能獲知國內知道後是個什麽反應。

然而,魏氏全然沒有作為,著實是有點出乎呂武的意料,搞得他有些雲裏霧裏,不好對魏氏重新評估出一個有根據的判斷。

魏氏詭異到什麽程度呢?他們只是被動地在回應呂武的聯絡,沒有撤掉“吳陽”的駐軍,其余軍隊一直都是待在原地沒動彈。

“你往魏絳駐地而去,傳我令,命其將‘吳陽’魏軍撤回。”呂武停頓下來,沉吟了一小會才繼續對宋斌說道:“務必觀其形色,察其神態,細細報於我。”

宋斌恭敬應“諾”,站在原地沒有離開,看著呂武說道:“主,我家之臣任職秦國,恐生禍端。”

他絕對不是因為自己沒得到秦國官職才這麽說的!

陰氏的一些家臣成了秦國的官員,比如梁興就成了秦國的“傅”,以職位和職權來說很高、很重。

這就造成了一種現象,獲得秦國官職的陰氏家臣從法理上成為秦君的臣子,同樣從法理上脫離了陰氏家臣的身份,只存在臣下之臣的關系。

家臣跟臣下之臣雖然都是“臣”的身份,根本和意義卻造成了截然不同的兩面。

不是指這個“臣”有沒有自己的“封領”這麽一回事。

最為簡單的就是家臣不為貴族,臣下之臣卻是正兒八經的貴族;他們存在的另一個區別是,臣下之臣有了自己的利益,家臣則是以服務的家族利益為先。

呂武給宋斌的回應是“哈哈”的爽朗大笑,再說道:“為陰氏效命立功之人當有回報。”

自己在幹什麽事,心裏要有逼數。

不能自己一面壞事幹盡,卻是要求別人無條件地獻上忠心。

時間的流逝是一種必然。

時代會產生變化則是一種趨勢。

呂武要做的事業注定會如履薄冰,一方面盡力遵守當前時代的規則來玩,另一方面卻是需要小心翼翼地試探,盡量以“悄聲無息”的方式進行一些“改革”。

幹偉大事業這種事情,必須懂得一個道理,追求/創造一個朋友多多(拉攏、培養)和敵人少少(剪除、幹掉)的環境。

陰氏從呂武手裏發展起來,一幫子嗣能為“偉大事業”添磚加瓦還需要幾年,並且還不確認子嗣中能有多少堪用的人。

呂武必須自己培養出一群利益共同者,經過時間考驗的陰氏家臣將會是優先對象。

單獨完全吃幹抹凈這種事,有一個算一個,就是誰幹必然沒好下場。

自己不但要吃肉,連湯水和殘渣都不放過?等著眾叛親離吧!

所以,自己吃肉沒問題,不要忘記給眾夥伴喝點湯湯水水。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對吧?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是吧!

宋斌是個多聰明的人啊!

他得知呂武的態度,渾身充滿了幹勁的同時,有意地將呂武的態度用合適的方法傳播到需要知道的圈子。

沒人會不喜歡這樣的老板。

老板自己賺大錢,又能帶著大家一起發財,大家服氣的同時,肯定會做事情更加用心和積極。

後面,呂武就發現一種親近之臣的態度越加恭敬,還是那種打從內心裏泛出“遇上明主”的味兒。

呂武知道為什麽會這樣嗎?他必須知道啊!

在秦君無法理政的現實之下,呂武也需要將事情辦得妥當,歸國什麽的肯定會一拖再拖。

魏絳先遵從呂武的命令將“吳陽”的魏氏駐軍撤離。

後面,魏絳又遵從呂武的命令帶著出征的部隊去了魏氏的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