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請叫我戰略大師(第2/2頁)

晏氏父子做出靜待下文的態度。

魯國找晉國救命是老套路的操作。

頑劣無比的魯君午在魯國被齊國一頓修理之後,真切地知道沒了晉國撐腰的魯國什麽都不是,進行了及時的醒悟。

這位魯君午醒悟得非常徹底,親自來到晉國都城“新田”拜會晉君姬周,又來帶來魯國執政季孫行父,先一塊拜見晉君姬周一陣認錯完畢,季孫行父求見晉國新軍將魏琦商談國事。

看在魯國道歉誠意十足,帶來的禮物份量更足,態度和禮物雙重份量足夠的份上,晉君姬周找到呂武進行商議,後面魏琦也找到呂武進行商談。

意思就一個,需要呂武將齊國給摁下去,不要再逮著魯國可勁欺負了。

如果晉君姬周和魏琦只談他們的需要,無視了陰氏的利益和其它訴求,哪方面來看都是在耍流氓。

他們願意將魯國那邊給出的好處分陰氏一份,換取呂武幫三方一把。

呂武沒有全面接受。

畢竟,齊國是陰氏的邦交國,以規則來說陰氏拿了齊國的好處,齊國與其他諸侯國出現摩擦,陰氏該幫的是齊國才對。

如果呂武能夠隨隨便便出賣邦交國的利益,不但那些邦交國要溜,晉國內部也要一致瞧不起陰氏。

呂武又不能無視晉國的需求,以及魏氏是盟友的事實。

他講了一個提議,魯國那邊的好處陰氏要了,晉國和魯國再幫齊國教訓莒國。

這一套腦回路神奇的提議,國君和魏琦一聽完全懵圈了。

莒國同樣是陰氏負責的邦交國之一。

比較關鍵的是,莒國不管是自己搞動作還是挨了打,一應沒有尋找陰氏做任何的溝通。

以規矩和規則來判斷,莒國無視陰氏成為一種事實。

這樣一搞,陰氏不能沒有任何反應,單獨出兵去打莒國好像又不是那麽劃算。

呂武上次就提議晉國內部的貴族以私戰模式去瓜分莒國,只是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算是一次舊事重提罷了。

在沒有看到陰氏從那個半島獲利,又或者說獲利不足夠吸引人為前提,跨過那麽多國家去攻打莒國,並且莒國對晉國沒什麽威脅,晉國各個家族行動力不夠,簡直不要太現實。

這一次,呂武有時間跟國君好好侃一侃攻打莒國的好處。

獲得土地打從事實上是獲得實際利益,晉國占下了莒國的土地還能就近威懾齊國,等同於達成了戰略價值。

另外,晉國不是需要拉吳國一把嗎?

如果晉國能在莒國有土地,離吳國更近的同時,一樣能威懾到楚國。

國君說要好好想一想,沒有當場給予呂武答復,還是過了幾天,應該是跟智罃商議出結果,才同意呂武的意見。

現在,已經得到國君答復的呂武再跟晏弱這麽一提。

“晉、齊、魯伐莒?”晏弱覺得這面有問題,只是暫時沒想出問題出現在哪。

倒是晏嬰稍微一想就察覺到問題的所在。

這小鬼想道:“陰氏重蹈郤氏覆轍,以國家討伐私家不服!”

郤氏曾經在某國沒有得到尊重,發動晉國去攻打了那個國家。這一次公器私用幹得過於粗糙,很是被晉國內部和列國所鄙視。

晏嬰有沒有想到晉國會攻占莒國這一層?他應該是沒有想到的。

現在各國爆發戰爭的追求是什麽呢?很少以獲得土地目標,將某個國家揍一頓,使之屈服願意每年交多少保護費,再根據戰勝國的指示行事,才是一種主流追求。

沒想到會得到這麽一個提議的晏弱無法馬上給予呂武答復,需要回國稟告齊君呂環,他們君臣好好地商議權衡利弊,下一次再過來才能給出答復。

所以,沒有談妥等於兩個齊國的“軍”還是要留下來當人質,陰氏還有時間進行某些操作。

齊國沒有答應呂武的提議,兩個齊國“軍”歸國之日會遙遙無期。

一旦齊國答應呂武的提議,晉國就要上演一次大團結的局面。

這個也是國君和智罃,他們最終認可呂武聯合齊國、魯國一塊去揍莒國的根本原因。

智罃連劇本都已經寫好了。

吳國不是來求援了嗎?

到時候晉軍不走“王野”那條行軍路線南下,擺出一副很給力的架勢,直奔吳國本土而去。

這樣既能威懾到楚國,使楚軍暫緩對吳國的戰事,完成援救吳國的正治任務,又不用直接去面對士氣正盛的楚軍鋒芒,拐個彎還能去入侵莒國。

所以,就問這麽一系列一舉多得的布置,除了呂武之外,還有誰能想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