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智商、實力與威望(第2/3頁)

陰氏和魏氏只是迫不得已要進行自保,趙氏純粹就是順帶被間接傷害了一把,誰都別怪誰。

呂武心想:“魏氏到底開始誘惑智氏了沒有啊?”

他現在不會再向智朔展露更多的態度,需要跟魏氏進行消息互通,兩家再商量怎麽對待靠攏上來的智氏。

作為聰明人的智朔很清楚話題該點到為止,改說起了其它的事情。

他說道:“秦國、義渠、白翟亂戰,以白翟最弱,秦國最強。如今欲尋秦國、義渠、白翟,唯一、二相合?”

呂武反問道:“朔以為呢?”

智朔暗自高興,覺得受到了呂武的重視,很是大大地賣弄了一波。

什麽哪怕各諸侯國不待見秦國,時不時地開除秦國出諸夏戶籍,秦國再怎麽樣都還是諸夏的一員。

那個白翟先被晉國給打崩,再被秦國算計和背刺,弱小到幾乎沒有聯合的價值。

晉國不需要聯合異族,義渠實力不損也不能與之進行結盟。

吧啦吧啦一大串。

先不管講那些有沒有道理,能看出智朔的思維就是現在晉國人該有的樣子。

什麽思維?

就是有比較明確的民族觀念,認為“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是一件正確的事情。

晉國有民族觀念根本不值得意外,他們最大的敵人是楚國。

而楚國對於周王室陣營的各個諸侯國來說,無疑是最危險也是威脅程度最大的異族。

所以,能理解晉國明明能輕易吞並中等體量的三流國家,為什麽很樂意帶著一塊玩了吧?

不單純是能收保護費。

另一層是晉人需要那些弱小國家在旁邊喊“666”,又覺得帶著一幫小弟一塊將楚國打趴下是一種天然使命。

如果呂武沒想將白翟發展成狗腿子,又有信心融合依附的白翟部落,還真不用帶上沒剩下多少實力的白翟一塊玩。

比較關鍵的是,呂武必須嘗試能不能兼並異族,再為己所用。

智朔不但對呂武那麽講,碰上其余人也會講一講。

呂武聽了只是笑笑,不發表任何意見。

其他人聽的時候會附和,卻不會去找呂武進行建議。

他們只會覺得智朔是仗著自家老子是元戎,有那麽點要奪權爭名的意圖。

某次,中行偃跟呂武兩人閑聊,提了一嘴關於智朔“慧極必傷”的看法。

聰明過頭的人總是活不長壽。

可能是他們想太多,也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呂武卻發現中行偃對智氏的意見大到無法隱藏了。

好歹是叔父呢。

看似在關心智朔。

實際上分明就是一種詛咒啊!

而在他們駐紮的第十二天,魏琦帶著魏氏的部隊過來會師了。

等魏氏沒有滿編的兩個“師”過來,算上齊國出現略微減員的兩個“軍”,呂武麾下的總兵力竟有將近七萬士兵。

那是算上了後面過來,智氏和範氏分別的一個“師”。

呂武將夠資格參與會議的人召集起來,環視一圈說道:“陰氏、解氏、趙氏、先氏為一‘軍’,我親‘將’之;魏氏、智氏、範氏、中行氏、籍氏、張氏……諸家為一‘軍’,新軍將‘將’之;諸位以為如何?”

現場安靜了一小會,沒人吭一聲。

其實,安靜就是最好的答案,不需要誰站起來囔囔。

真會有誰立即表示贊成,不是托也是托。

依靠“托”才取得指揮權才是最虛的權柄,應該小心出現陰奉陽違的局面。

保持絕對的安靜才是他們打從心裏願意以呂武作為唯一指揮官。

智朔需要承認自己酸了,聲卻是一聲都不敢吭,更別提站起來表達異議。

他是真的聰明,有些時候幹了某些傻事,純粹是聰明過了頭。

那樣的分配,魏琦得到了三個卿位家族的兵力,又有四個中等家族加入進去,算上混編進去的小家族,一個滿編軍團就有了。

反倒是呂武這邊看似有兩個卿位家族,中等家族和小家族最多。

問題是解氏只來了一個“旅”,完全就是湊數的。

“秦國、白翟、義渠相邀涇水西南百裏之外會戰(岐山東北方向),我欲統兵而往,新軍將率兵攻取義渠,功成暫駐我部三十裏外。”呂武指點著很簡陋的地圖,接著往下說道:“介時狼煙為號,未有得令,不可輕動。”

魏琦站起來行禮應:“諾!”

隨後,分配到魏琦麾下的眾人亦是站起來行禮。

他們喜歡幹清掃的活,尤其是打兵力被抽空了的部落營地,對呂武的安排沒人不滿意。

而需要跟隨呂武去正面戰場的各家族,同樣知道不會遭到虧待,也就沒人發表異議。

呂武收起臉上的笑容,道:“如此,便整軍出戰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