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我太難了!(第2/3頁)

作為出征的主將,呂武有權對出征的任何事情進行定義。

他說沒打疼齊國,哪怕是將齊國打得五勞七傷,還是沒完成既定的戰略目標。

“我欲使魯伐齊。”呂武看向了魏琦。

魯國的邦交是由魏氏負責。

呂武無法直接繞過魏氏去跟魯國進行溝通。

魏琦不明白呂武有什麽考量,還是說道:“此事易也。”

士魴嘀咕了一句:“齊三軍皆沒,魯人求之不得。”

魯國和齊國是世仇嘛。

真讓魯國去跟齊國公平較量,魯國未必有那個膽子。

現在齊國的三個軍團跟覆滅差不多。

別懷疑魯國想不想落井下石,他們有憂慮的是晉國不允許而已。

所以,只要晉國有“卿”開口,魯國絕對會集結軍隊,再嗷嗷叫地殺進齊國。

呂武微笑說道:“不可使之落下話柄。”

這一下,又讓魏琦愣住。

沒錯啊。

他們需要魯國有所動作,不代表會從國家層面給魯國背書。

呂武現在就寫劇本。

可以是魯國殺進去,幹太多不地道的事情,晉軍再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現。

也能是魯國殺進去遭到堅決的抵抗,再向晉軍求援。

考慮到魯國也幹出違背晉國意願的事情,也就是造成悖盟的事實。

到時候晉軍摟草打兔子連魯軍一起收拾,誰敢說晉國過份啊!

呂武不能將自己的打算說出來。

他怕的是嚇到魏琦和士魴。

會不會給兩人心裏留下陰影很無所謂。

重要的是不能讓世人了解到他心很臟的事實。

在接下來,魏琦去操作讓魯國出兵攻齊,又從任何明面看來,是魯國發現齊國戰敗,要趁機欺負一把。

別懷疑作為禮儀之邦的魯國會不會那麽幹。

魏琦也沒多幹什麽,只是魏氏的家臣去活動,讓魯國貴族知道齊國三個軍團覆滅的事實,魯國立刻就蠢蠢欲動起來了。

然後,呂武率領晉軍,包括監督投降了的齊國貴族以及三個“軍”,抓捕到的齊國黎庶,聲勢浩大地進入魯國地界。

季孫行父可算是有理由來晉軍這邊探口風。

呂武沒有出面招待。

不是講面子。

更不是要給魯國難堪。

呂武是出征攻齊的主將,公務繁忙很正常的。

出面招待季孫行父的是魏琦,也算是“對口”了。

魏琦跟季孫行父交流時,能夠將呂武並不滿意齊國的態度透露出去,好歹是能給季孫行父壯壯膽。

喲呵!?

晉國攻齊主將呂武對齊國還是非常不滿?

俺們魯國可以幫忙教訓齊國的吖!

這樣一來,俺們魯國出兵攻齊,算不算是為呂武出氣?

魏琦對季孫行父的試探,來個笑而不語。

季孫行父將魏琦的笑臉視作一種鼓勵。

而魏琦心裏其實挺糾結的。

晉國在接下來需要東方保持平衡。

等於說,光教訓齊國並不足夠,要的是區域性質的平衡。

呂武明顯覺得齊國受到的教訓不夠,想要繼續教訓下去。

還不知道會將齊國折騰成什麽樣子?

順勢算計魯國一把,成為一種從國家層面的需要。

自以為看透一切的魯國有動作了。

他們量力而為地給駐紮在“長勺”的晉軍送溫暖,另一邊則是集結部隊嗷嗷叫地展開對齊國的入侵。

呂武很有耐心地進行等待,一邊好好看看齊國面對魯國的入侵,能做出什麽樣的應對。

按照道理來說,齊國的三個正規軍無法加入保家衛國,魯國的入侵應該會很順利才是。

然而,戰局的走勢卻不是那麽一回事。

魯國集結一個“軍”,也就是五百乘戰車以及一萬兩千五百戰兵,搭配約一萬八千輔兵,展開了對齊國的入侵。

他們是從本國的西北部發兵,攻打的是齊國的西部。

魯軍進軍之初很順利打下齊國的“陽彀”,沿著濼(luò)水行軍途中遭遇齊軍。

雙方擺開了陣勢,進行堂堂正正的交鋒。

過萬的魯軍卻是被不到八千的齊軍擊敗,魯國統兵主將叔孫僑如甚至被俘了!

魯軍戰敗的消息是過了半個月才傳到人在“長勺”的呂武這邊。

而呂武在之前還打算將魯國入侵齊國的消息透露給被俘的齊國貴族,再安排一部分齊軍得以逃脫回去保家衛國的。

誰特麽能料到魯國還是打不過舉國惶惶不安的齊國!

“我尼瑪……”呂武腦海中出現《心花怒放》的一段劇情。

老子還沒掏槍呐!

不對。

是連歌都還沒有開始唱。

也不對。

是做好了一應的安排。

結果魯國就是上交這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