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至於綢絹之事,讓內廷去查。”

從鹿山別院的案子,到可能存有使人致幻的荔枝糕,丹鼎觀的奇異之事,還有憑空出現的冒做芙蓉齋夥計卻可能是下毒兇手的神秘人,再到官銀跟綢絹......一宗宗的事情看似沒有幹系,可細細琢磨起來,則不難發現,這根本就是那些人最常用的伎倆。

因董家在鹿山的別院坍塌,牽扯出董瑞陽讓人以邪術煉丹之事,繼而讓他們發現了玄陽道人的端倪。接著,董瑞陽死了,這條線索算是斷了。

在他們想要尋到可能下手殺害董瑞陽的兇手之時,線索卻指向了護國侯府。

另外,在他們尋到丹鼎派,想要順藤摸瓜尋到玄陽道人,可卻出了暗室的驚險一幕。

同樣的,在他們發現點心師傅有異嘗,可能是害蕭清朗陷入幻境的人之時,線索一轉又牽扯到了官銀跟宮裏。若是大膽猜測一下,這線索指向的,很可能依舊是護國侯府。

也就是,這一樁樁的事情發生,目的只有兩個。斷掉他們追查玄陽道人的路,同時將護國侯府牽扯入案。

前一個目的,蕭清朗還好理解。可將護國侯府拉下水,又是何故呢?

蕭清朗將與護國侯府有牽連的名字寫下,最終緩緩的勾勒出一個標記。而那標記正中,恰是“紅姨娘”三字。

此後,蕭清朗看過有司空翰帶來的近些年京城附近丟失孩童的名冊,卻發現京城附近的縣城跟村落,再數年之間丟失的孩童何止十幾個。可是,京兆尹府跟刑部大理寺全然沒有得到任何消息,這實在是有些說不通。

“王爺,下官去京兆府那裏查過了,雖然有報失蹤的,可是數目卻並沒有這麽多。可是那些家中丟失孩子的百姓卻說,他們都是報過案的。所以,下官懷疑是有人攔截了各縣衙門上報給京兆府的案宗。又或者是,有人故意壓下了那些案子,使得各地衙門沒有將此事上報。”

蕭清朗翻看過名冊之後,雙眸一冷,皺眉說道:“宣文五十六年臘月,長遠鎮丟失女童十二人......如此大案,京兆府跟三法司居然全然不知!”

他的聲音並不大,可溫度卻如三尺之冰冷可徹骨。

“你帶人繼續追查此事,務必要將其中內情查清楚。若有需要,可去戶部跟吏部調閱卷宗。”

先帝末年之時,竟然京城附近居然還發生過如此多的孩童丟失事情。而那丹鼎觀的暗室中,偏生又有許多不知名的屍骨,這些事情實在沒辦法讓蕭清朗不聯想到一處去。

想到丹鼎觀,蕭清朗的視線就轉向了唐喬正,“昨日押回來的那道人呢?”

昨日丹鼎觀之行,是唐喬正跟著一同前去的,所以此人自然是由他派人看管並親自審問的。

“回王爺的話,那人自進了三法司以後就再沒開過口說話。不過我已經讓鹿山別院的護院前來辨認過了,確定當初給玄陽道人送煉丹之物的道徒就是他。”

其實在蕭清朗知道丹鼎派還有一看門人之時,就早已猜到這看門人必就是護院口中所謂的道徒。只是,蕭清朗不清楚的是,他到底是何角色。

丹鼎派沒落幾十年,唯有他還兢兢業業的在深山中看守。偏生,沒有任何來向的他,卻能用的起京城有名的點心,還能飲上難得的好茶。若說他只是個看門人,實在太過牽強了。

更何況,昨日種種明擺著,他對丹鼎派暗室之中的白骨跟棺槨是心知肚明的。若是蕭清朗猜不錯,他必然時常入暗室布置打掃,否則下暗室的九階必然不可能那麽幹凈整潔,且燈火常亮。

想到這裏,蕭清朗思忖片刻,說道:“派人去董家問話,必要尋到當年玄陽道人跟靜虛師太入董家煉丹之時的知情、人,且仔細盤問是否有人知道靜虛師太與昨日那道人的關系。”

“另外,暗中尋人查訪京城道教門派。道教發展至今,門派眾多,他們之前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丹鼎派當年也算是盛極一時的,道派之中必有人知道丹鼎派當年興盛的內情。”

說到此處,他忽然一頓,“讓京兆府派人輔助刑部,查探當年丹鼎派沒落以後,還俗的道人跟道徒行蹤。”

正常而言,丹鼎派偌大的門派,道人跟門徒在興盛之時必然多不可數。縱然其沒落了,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只剩下靜虛師太跟玄陽道人、還有看門道人三個。

而對於坐落在京郊之地的道觀而言,會選擇入其門下修行之人,大抵多是貧苦出身,且家在京城附近。加上凡是入道教或是佛門之人,在其門之下必有名冊記載,而戶部那裏因免於賦稅跟兵役,也會有詳細記載。所以追查起來,雖然有些麻煩,卻也並不會是大海撈針。

司空翰得了話離開之後,蕭清朗就與許楚跟唐喬正等人重新往丹鼎觀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