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公審之日(第2/3頁)

“泰合十四年,北燕以取‘洛上雙姝’為名,揮師南下,以帝江為限,兵犯三路,其中中路大軍二十萬壓於桐州,與帝江關隔江相懾。時北燕兵鋒正盛,而魏軍因拖欠軍餉之故,多有疲敝,交戰勝數不大……”

這一節立時,在場之人多有經歷,軍隊拖欠軍餉,原因無非有二,一是先帝封逑大造宮室,荒淫無度,二是三王各為屯兵圖謀江山魚肉百姓,以至於民力國力空耗,說到底都是封家這皇族不行。

哦,沒有說本朝皇帝的意思,我主還是英明的,就是人好色了些,連肱骨大臣都不放過。

蘭少卿繼續道:“據史官、以及內閣諸位閣老所言,當年北燕取洛上雙姝消息傳出,朝中主戰、主和一時爭執不休,最終決意請鎮國公暫時將雙姝交與煬陵照料,若為戰,便防止秦嘯將雙姝私自交出,若為和,便可由朝廷將雙姝交出。”

這事說出來惡心。

當時的朝廷,不許大臣私自獻女頭像,卻要給自己留一條獻女求和的後路,誰家願意把好端端的孫女送到當時虎狼窩似的煬陵去。

一陣嘩然之聲傳來,薄尚書立馬壓低了聲音道:“蘭少卿!家醜尚且不可外揚,此事怎能在公堂上說!”

蘭少卿將卷軸右下角的禦批給薄尚書一觀,他瞬間卡殼。

“陛下說了防民之口甚於防川,不如一並抖出來,左右都是以前的舊事了,該死的都死完了,有什麽不好說的。”

從敢查這樁案子以來,封琰就沒怕過非議。反正天下是封家的天下,這家醜揚不揚……他說了算。

薄尚書徹底無話可說,蘭少卿接用更大的聲音繼續道:“朝廷命鎮國公秦嘯交出雙姝,然三道金牌降下,秦嘯不從,只稱可守住帝江關。然北燕遲遲不發兵,而朝中沸議不休,當時有朝臣密奏宮中,稱秦嘯意欲私下獻女求降,已約定好率領嘯雲軍開帝江關放北燕大軍南下的時日……”

……

“那彈劾秦國公謀反的朝臣,聲稱截下了秦國公與北燕往來的密信,其戰略布置、行兵手法在那封奏本中一一具述,也恰好和當時監軍所知的嘯雲軍布防圖一一吻合。”

“朝廷因而震怒,這才是秦公不得不扔下前線,回京解釋叛國之事的主因。”

“秦公到了煬陵之後,起初堅稱叛國乃無稽之談,而數日後,那封要命的‘密信’抵達煬陵後,他卻突然連同那份密信一起自焚於行館之中……朕一直在想,那封密信,一定讓秦嘯很絕望。”

宮中,藏珠殿內,封琰一邊說,一邊擡頭望著頭頂上的鑲金琉璃彩燈。

這樣的彩燈,價值千金,折成銀錢與糧食,足以養活一個千戶小半年……而這藏珠殿裏,有上百盞。

俱都是前朝留下來的骨骸。

相形之下,大魏如今的首輔,還穿著洗得發白的官袍,縫縫補補的官靴,滿心只有聖人救世大願,毫無半分人欲。

這樣的聖人,沒有人質疑他,也沒有人敢質疑他。

但封琰今天就敢,且是攤開了來說。

樂修篁半闔著眼,道:“陛下質疑那個朝臣是刻意謀害秦公?”

“國之將亡,妖魔鬼怪頻出,這不罕見。但這件事最奇怪的是——”封琰看向樂修篁,道,“那個彈劾秦嘯成功的朝臣,也算是及時解決了叛國賊的英雄……最後卻沒有站出來領賞,為什麽?”

這可是政鬥,大魏的朝臣玩起黨爭政鬥從來是你死我活,一個秦國公倒下,那個參倒他的人沒道理至今都沒出來接收其留下政鬥資源。

要知道當年是亂世,不出來當出頭鳥情有可原,現在都中興了,還不出來……那彈劾秦國公圖什麽?

樂修篁緩緩道:“或許,那個人是北燕的細作,完成任務之後便回北燕了,又因北燕收了嘯雲軍,不好明著得到重用,因而被北燕藏了起來。”

或者,卸磨殺驢。

這是朱明常幹的事。

“此言合理,其實所有的事只要推給北燕,都很合理。”封琰道,“所以朕日前做了一個試探——放出消息要查秦國公叛國案,篤定了這案子有冤情,然後有意思的就來了。”

樂修篁淡然的神情終於有了一絲裂痕,他望向封琰,對方也看著他,說道:

“我的探子放出消息要查幾個涉案的人,分別是年輕的獨眼守備軍武將、年約四五十寫得一手好楷書的文臣、和秦公素有矛盾的胖監軍……北燕真的就輕易讓我的探子查到了這個人。那是一個北燕的制置使,當年大軍入境時路過潞洲時所俘虜的一個知州,剛好就前幾天病死了。”

“但是,這三個所謂涉案的,都是我讓人胡謅出來的人,根本就沒有,可偏偏就讓我查到了。”

“不難猜出,北燕之所以羅織出來我們要查的這個彈劾過秦國公的朝臣,是為了給這個人做遮掩。而這個人,他還在大魏朝廷內,且……位高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