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彈劾的技巧(第2/3頁)

眾人一臉茫然,有人羞澀道:“我等同她吵了這許多年,怎能拉下這張老臉誇她?”

聞人清鐘:“面皮兒都舍不下,還當什麽貪官汙吏,索性回家種地瓜吧。”

“您接著說,膩不膩,喝口茶吧?”

“最後,要不著痕跡地提出你們要彈劾的點兒,同時還要為她說話,如‘便是以後妃身份幹政又如何?現下民間百姓已以青天為公義之標尺,簞食壺漿盼望大人還朝,陛下既扛社稷在肩,何不順從民意,也好讓史官勉強誇贊幾句’。”

圍在他周圍的豺狼虎狽嗚嗚喔喔地發出恍然之聲,若是站在陛下的立場,見到這種折子,自己盡心盡力維護夏洛荻,到頭來也只能在百姓和史官手裏討得可憐兮兮的一兩句贊譽,皇帝氣不氣不知道,正常人早就氣歪了鼻子了。

不愧是樂府門下雙智、陰陽怪氣大師、本朝拱火王。

眾人嘆服不已,聞人清鐘方向酒水,饗足之後,見他們奮力做筆記,又補充道:

“當然,如果陛下色令智昏了,以上我說的都沒用,大家還是準備散夥飯為上。”

“……”

……

席間,德妃見聞人清鐘一來,立刻成了一個小集團的焦點,好奇不已:“祖父,這群大臣都擠在那邊說什麽說得那般熱火朝天?”

……想都不用想,他必在說本部堂的壞話。

夏洛荻都懶得搭理聞人清鐘那邊,目光投注在末席處。

剛剛那樂朗前倨後恭,反倒吃了個奚落,一時面子上十分掛不住,正陰沉著臉在角落裏飲酒,不知在說些什麽。

不一會兒,似是他旁邊同席的舉子出言譏諷了他兩句,這樂朗便暴怒起來,幾欲動手,但旁邊的友人勸他看看場合,他忍了一陣,便拂袖離席。

又喝了半刻的酒,李太師半醺中起身:“諸位今日來老夫與幾位閣老的美髯社,焉能不遊園賞玩?若有雅興者,便隨老夫去府中一遊。”

李太師德高望重,他一發話,除了少數不勝酒力者,大多數人便拱手起身,一時間烏壓壓一片,連同德妃在內,一並往李府後花園走去。

太師府李家的園子是煬陵盛景之一,品味高古,廳榭有致,山水為一體,花草共一色,廊腰縵回者,一步一景,可謂放目皆詩畫。

待遊到一處“舞雩亭”時,眾人停下步子,有第一次來的人對這清雅的亭中,供了一尊關公像的情形十分好奇。

“太師,為何此地有尊關公像?”

按他們的印象,這般風雅的園子,供些竹林七賢、玄女飛天豈不是更美。

李太師哈哈一笑,捋須道:“正要說起這美髯社立社之地,不知諸位閣老還記得當時為何要供此關公?”

“豈能不記得,彼時我等席間談及美髯社需立個神像,好讓人也曉得我等追逐之志。於是大家便談起古今胡須最美者,有人說,而夏大人卻說,既稱美髯,倒不如索性供關公。”

“我等原先也覺得不妥,夏大人便說,百姓豈知那些文人高古,若讓他們能識須髯之美,爭不如便立的關公在此。”

“說來有趣,我們一幫文臣老骨頭,竟供得是武聖帝君,卻也是一出逸事。”

後面靠在欄杆邊看風景的聞人清鐘聽了,笑道:“諸位閣老有所不知,夏大人雖侃侃而談,但她的胡子乃是她落發所制,若不是她供需平衡,家裏還有夫人可供發源,她早就不是美髯社的人了。”

李太師一臉不悅地懟回去:“但精神可嘉,誰像爾等,成日裏面白無須、自以為風流倜儻,不端重。”

“太師教訓得是。”

聞人清鐘笑了笑沒多在意,繼續跟著李太師遊玩,待下了亭子,走到湖邊喂金鯉魚時,他忽而目光微動,瞥見遠處的假山口,一個身形頎長的、內監打扮的人站在那處,因那內監是背對這他的,也瞧不清生作何等樣貌。

……好生眼熟。

正要換個地方瞧個清楚,卻見那內監一擰身離開了他的視線。

而不一會兒,舞雩亭上忽起爭執之聲,卻被前面的松樹擋住看不清,須臾之後,一個白衣身影從高高的亭上大叫一聲,翻過欄杆,跌落下來,重重摔在假山之下。

“來人吶!來人吶!”

眾人忙前往觀視,只見從亭子上跌落的正是那席間大放厥詞的狂生樂朗,而此時此刻,他摔得頭破血流,雖未死,但臂骨外折,顯然是摔斷了。

樂朗痛得不住呻-吟,聲嘶力竭道:“有人……害我!”

言罷,他便昏死了過去。

“手……”有人剛說了一個字便捂起來嘴。

明年就要參加春闈了,傷在其他處還好說,這個當口將手摔斷了,至少明年的官途多半是沒了。

“快找大夫來診治!”李太師當機立斷,“擡去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