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第2/2頁)

也有人批駁道:“胡言亂語,豈可輕議朝廷大政,正是因為這些不守本分的年輕人,所以國事艱難,豈能再給他們多言的機會?”

但更有人心中如明鏡一般,“這個立論一出,不管是好是壞,總是會有不少人支持的。六科一擴大,光是官位就多了上百個,你說那些舉人和監生要不要打破頭去搶?這些舉人和監生背後的勢力,要不要為他們去爭取?葉行遠此折,可是一石激起千層浪!”

宇文經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只能閉口不言,在家中面壁思過。這兩年他屢屢出謀劃策,卻屢戰屢敗,小嚴相公原本就不喜歡他,如今更是經常在外面說他的壞話。

有時候他的好友陳直聽說了,只氣得七竅生煙,卻也無能為力。

葉行遠聽說京中鬧了起來,拍手稱快,反正他是沒心思他淌這渾水,事不關己,樂得看熱鬧。倒是有年輕舉人們聯名上書,說要推舉葉行遠為新六科給事中,但他也不置可否。

此事塵埃落定絕非輕易,葉行遠就在這煙幕中在瓊關過著愜意的小日子——戶部和禦史台的調查者早就灰溜溜回京,沒有得到絲毫證據。

葉行遠最後在瓊關要處理的只是一些手尾,就比如礦業四大家看一年過去,跑過來索討分紅。葉行遠卻正色告知,這兩年要擴大投入,提高工人薪資水平,擴大再生產,鐵器廠雖有盈利,但並不打算分紅,而是要再增資。

除此之外,內庫與瓊關特區打算再增資三十萬兩,建設西北的鋼鐵中心,希望四大家一起同比例增資,以保證股份不被稀釋。

這下沙、孟、毛、金四家可傻了眼,他們的這兩年的出貨全都作為股份投入到鐵器廠,原本的收入銳減,手上本就沒有什麽資金,哪裏拿的出增資?

沙一毛弱弱詢問,若是想保持同樣的比例,需要增資多少?葉行遠不用計算,就答道:“二十萬兩足矣。”

四大家啞然,他們砸鍋賣鐵,二十萬兩還是拿得出來的,但是他們這時候也明白了,就算投入了這二十萬兩,明年說要再增資,那該如何是好,那時候就算是賣身,也絕對湊不足銀兩了。

他們商量一陣,覺得王公公的威脅已經過去了,此時鐵器廠穩定運營,應該也不會換人,便想向葉行遠提出撤資退股。

葉行遠翻臉不認人,翻出協議,證明四大家是答應拿每年的出產入股,若是反悔,得拿出雙倍的違約金。這四大家連增資的錢都拿不出來,又哪裏能夠拿違約金?只好求到後台崔家,輾轉再找到姜克清幫忙說和。

姜克清故作為難,其實與葉行遠商量好了,便最後向四大家攤牌。第一,每年的產品入股,這一點不能變。第二,四大家既然無力增資,那所占的股份便按比例稀釋,最後只剩下一成左右。

第三,為了安撫四大家,還是給一部分分紅,算下來大約比單純販賣貨物還要多賺一點。這樣四大家也不必多操心思,漸漸就連礦上的事都不太管了。

後來鐵器廠幹脆反過來將三座鐵礦和一座煤礦完全收購下來,讓這四家做了富家翁,在特區過過地主老財的日子,也算是他們識相,才得善終,此事後話不提。

姜克清對葉行遠一連串的手段贊嘆不已,心中也多有余悸,再不敢隨隨便便與人合夥做生意。這小股東被人侵吞的一幹二凈,還不是毫無辦法?

姜克清看得出來葉行遠還是心慈手軟,給四大家留了一線余地,否則輕輕易易便可讓他們掃地出門,連一毛錢都拿不到,自此對葉行遠更是五體投地。

此事之後,葉行遠的三年任期也終於滿了,他拜托李夫人謀取的蜀中省按察使司僉事一職,也通過吏部定案。只待過了年,他便要交卸特區轉運使衙門的差事,前往蜀中任職。

本來他還需要回京述職,但大約是內閣中人厭棄他,怕他回來搞什麽花樣。幹脆就說你直接赴任,不必回京,這也是難得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