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第2/2頁)

李夫人難以體會葉行遠細微的心理,只模模糊糊一知半解,但對他這種未雨綢繆的心態大為贊賞。她沉思道:“而今正處變局,天下大勢變化無常,大人有錦衣衛作耳目,可得各地情報。但還須一人分析整理,方可及時反應。”

葉行遠頷首道:“本官正為此事苦惱,這軒轅世界最寶貴的還是人才,只可惜我資歷太淺,亦無余財。不然便效仿朝中諸位大人,豢養門客,必有得用之人。

瓊關縣到底偏僻了些,無鄉野遺賢,要是能登用幾個智力上九十的無名賢人,我也就能省許多心思。”

他這只是自嘲的笑話。自聖人定天下秩序,科舉大興之後,天下英雄便入彀中。不能通過科舉的哪能算什麽遺賢?若真有智力評分,九十以上的都是進士之才,何至於默默無名。

李夫人知葉行遠之意,獻策道:“瓊關地處邊疆,又地貧人稀,有才者少,想要找個活人是不容易了。不過大人有溝通鬼神之能,我倒有一個人選可以薦於大人。”

想不到自己才有建立班底的想法,李夫人便有推薦人才之舉。葉行遠一喜,細琢磨李夫人之言,又是一怔,反問道:“不問蒼生問鬼神?這倒有趣,不知夫人要舉薦哪一位前朝大賢?”

地方上的官員,平時可以祭祀前代先賢,若是先人因為功德名望受敕封為陰神,亦可向之請教治理之道,這在軒轅世界並不稀奇。

各府各縣,往往每年有各種官方民間的祭祀紀念活動,也正是因為如此。就比如當初葉行遠考上童生之前,也曾拜謁香君冢。只是香君畢竟只是歌姬,受功德遺澤而成陰神,只是文化的一部分,於政教無涉便是。

倒是與她同死的那位書生成為城隍,久在地方,當地知縣若遇疑難之事,也可以問計於他。只城隍又非閑職,陰陽相隔,此事也不能輕易實行。

瓊關縣一地,亦有城隍、土地、山神,葉行遠借著官印加持通神之法,可在祭祀中與他們溝通。不過他們都是嚴格的體系維持者,若是知道葉行遠有異心,只怕一早便會上報,何況他們的目光局限於一城一地,不足論天下大勢。

能夠死後有神,尚且關注天下的,往往便是歷代先賢,不過葉行遠仔細回想,卻不記得瓊關縣出過合適的人物。

李夫人答道:“此人亦有賢名,亦有人謗之,生前立不世之功,救萬千性命。死後卻無葬身之地,連屍首都無從尋覓。

此人並非生於斯長於斯,亦非死於瓊關,故而公子不記得也不奇怪。不過她的芳辰即至,若非戰亂之年,瓊關縣必然是舉城設祭的……”

葉行遠一愣,蹙眉道:“是個女子?”

李夫人淡然一笑,“女子便不能知天下大勢麽?”

她語氣認真,葉行遠忙陪笑道:“並不是這個意思,只是一時間未曾想起,瓊關縣有什麽奇女子?”

他於歷史掌故也算精通,也研讀過瓊關縣志,卻真不記得這裏出過什麽厲害的女人。不過李夫人說此人並非生、死於此地,又不知道是怎麽扯上關系,這要猜就如大海撈針。

李夫人正色道:“何止是瓊關縣之奇女子,亦是中原之奇女子。大人博學多才,豈不知走馬回川、墮淚落雁之地?”

葉行遠拍掌道:“原來是她?青妃落雁,竟然是在瓊關?也是了,她西出和親,應該是從西鳳關走。瓊關乃是中原故土最後一站,據此回望,也是應該。”

此事不見正史記載,只是傳聞,故而葉行遠雖知典故,卻不知道具體發生的地點。

千年之前,中原板蕩,妖蠻趁勢而起,有亂華之兆。當時朝廷暗弱,只能以和親之法,暫免戰事,只是天潢貴胄之女,又有誰願意遠嫁草原?

青妃乃當時哀帝之女,年方十五,便挺身而出,願代姐妹出塞和親,勸退蠻族大軍。

如果僅僅如此,那她雖然讓人嗟嘆佩服,卻還不足以當奇女子之稱。只是她嫁去蠻族之後,固然遭遇了極為悲慘的命運,卻也幹出了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