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第2/3頁)

交代完這些,範曉娟又想了想看看有沒有其他的事,也一並跟秦江交代了。

經過半天的旅途顛簸,總算到了飯店。

先在飯店登記入住,因為寒假是旅遊旺季的關系,這會兒來這裏都是一家一家,像這樣開著小巴來的還有很多老年旅行團。

範曉娟指著老年團跟姥姥說:“姥姥,以後也給你報團去玩。”

姥姥人老心不老,看了一眼那些顫巍巍的退休老幹部,十分嫌棄:“人家是來度假的,可不是來旅遊的。”

範曉娟覺得很好玩。

姥姥八十七了,腿腳還非常好,每天打完麻將就是自己走路,一天只少十公裏。

四間房安排在一起,兩家有小孩子的,就讓酒店加了個床在地上鋪了個單人床墊,小當當圖新鮮,根本跟媽媽待不住,一定要來姐姐這裏,兩姐弟就在地毯上爬來爬去,範曉娟很嫌棄的看著自家姑娘,覺得她現在就像個拖把。

範姥姥跟範曉珍住一間,沒過一會兒範曉珍也跟著來了。

範曉珍最喜歡小孩子,她一來,就跑到對面的房間抱了抱小星星:“重了,看看你這小胳膊,真結實。”

又顛了顛小當當:“大姨都抱不動了。”

本來應該喊姑姑的,秦星辰一喊大姨,當當就跟著學,再說“yi”的發音,比“gu”要簡單點,小當當看著陌生的大姨,眼睛珠子都不會轉了,他很會認人。

看了一會兒,總算認識了,他會吃大姨帶來的糖。

親戚們都很疼愛當當,每次見面總是有給不完的好吃的。

這回範曉珍帶來的是奶片,上面印著“唐城奶制品廠”。

“味道很足,你看小當當一口一個的,當零食吃呢。”這批奶片還是範曉珍在邊疆上班的同學寄回來的,她吃過以後覺得很不錯,就找那邊批發了一些,郵寄過來成本也不低了,銷量卻格外好。

小當當現在還在喝奶粉,拿奶片當糖吃一點問題都沒有。

倒是秦星辰,她不愛吃奶制品。

牛奶嫌腥氣,酸奶嫌太稠,倒是奶片——

甜甜的,香香的,嘎嘣嘎嘣咬著吃真好吃啊。

就連範曉娟也聞到了奶香味,拿了一片入嘴嘗了嘗,濃烈的奶香味道讓人精神一震,這玩意兒也只有七八九十年代,國營廠做的很火的時候才能吃到,後來市面上賣的奶片,都沒有小時候吃到的那種味道了。

曾經一度,範曉娟都在想,自己到底是憶童年,還真是當初的味道更好。

“這奶片不錯,哪裏產的,這玩意兒補鈣怎樣?”

“這是我同學從唐城寄過來的,一百斤,七七八八的賣的差不多了,剛才給奶奶拿了一袋,她也說好吃,就是純正的奶香味道,我聽說發明這個奶片的趙場長,也是個很厲害的女人,這玩意兒質量你放心,人家還獲過獎呢,奶片可是申請過國家專利的,補鈣不輸給奶粉。”範曉珍替趙場長宣傳了一番。

什麽年紀輕輕就去了新區放羊啦,知青變場長啦。

別人放羊就是純放羊,可趙場長放羊有很大的志向,在當時奶粉生產技術被國外壟斷的情況下,買下來一條奶粉生產線是非常昂貴的,所以國內能夠生產奶粉的牧場並不多。

趙場長卻利用奶片的技術,讓新區的奶制品銷往全國,增加了新區人民的收入,也給少年兒童們帶來了福音,1975年,從新區牧場銷往全國的奶片,就超過了十噸,第二年實現了翻倍……

這意味著什麽呢,按照一個月二兩奶片的補給量,新區牧場解決了上百萬兒童的喝奶問題,趙場長還因為這個技術無償捐贈給國家,上京市做過匯報,還拿過勞動勛章!

七十年代那會兒那樣艱苦,運輸條件也不好,產量大的地方運不出去,住人的地方沒有大型牧場,那會兒的條件還真是艱苦啊,喝不上奶的小孩子喝米湯長大都是常聽說的。

女場長啊!

那會兒能當上勞模,可不是一般人,還上京市匯報,範曉娟對這位女場長充滿了敬意。

範曉娟唏噓:“這位趙場長我也是聽說過,小時候就聽說過新區奶片,只是這奶片不是一般的家庭買得起,那會兒都要單位發奶票配給,我們就沒吃過。”

後來長大了,也不需要奶片這東西了。

“星星,好吃嗎?”

秦星辰用咯嘣脆的聲音回復了她。

範曉娟:“給我來五斤。”

範曉珍:“這玩意兒吃個新鮮,沒有添加的,保質期只有三個月啊。”

範曉娟算了算:“六斤。”

給張燁一斤,韓佳棟現在打球,也需要補鈣,香香玲玲一人一斤,秦星辰跟當當一人一斤,姥姥一斤沒毛病。

範曉珍就把這個單子接了。

等陳冰過來的時候,兩個孩子已經嘎嘣嘎嘣的吃了一肚子的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