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4頁)

到了中午開店的時間,走了來了一群剛剛午休的姑娘。

走到良記面館的時候,一看這價格,比對面便宜了不少,幾個人剛想走進去。

突然聽見有人說:“哎,對面那家店開始營業了。”

那幾個姑娘也是吃貨,豎起耳朵在聽。

明明對面還貴了兩毛,她們也不願意花這個冤枉錢。

“真的開業了,早上我流了一上午的口水,不行我還是去對面吃好了,兩毛錢放在哪裏不是花。”

“可是良記也不錯啊,人家是老面館,誰傻啊多花那兩毛錢。”

“要不這樣,你買良記,我買對面小店裏的,咱們放在一起對比一下不就行了嗎?”黃衣小夥吃過兩家,也對比過,覺得小面館雖然稍微貴一點,當時貴得有道理。

“好主意啊,但是你可別跟我搶良記的面啊,良記的老板娘可是又漂亮,做菜又好吃。”

兩個人,從包裏面掏出不銹鋼飯盒出來,分別走進了良記跟張燁家。

張燁那邊的準備工作也做好了,按照範曉娟的交代,醬本來沒有熬到最好的時候,把中午要用的端出來,等開張前十分鐘再放到灶台上用中小火煨著。

泡了一上午的醬汁已經跟豬肉完全融合。

再加上恰到好處的熬煮,香味又重新彌漫到了整條街上。

為了防止客人還是都去良記面館,開業前張燁只準備了五十份的面條,準備工作剛做好,大丫就從馬路對面躥了過來,一進店門就一驚一乍的說:“糟了糟了,對面面館也開始做炸醬面了。”

張燁心頭一緊。

“而且他們是比著我們的價格賣,一份剛好賣比我們便宜兩毛。”

張燁家的面貴,主要是料用得又足又好,面粉用的是冬小麥,比一般的秋小麥要勁道,骨頭湯也是用的帶骨髓的大骨,這種骨頭熬出來鈣質又足又營養,味道也是一等一的好。

五花肉就更不用說了,切成指頭大小的小丁,不像有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在裏面加了土豆粒充數。

張燁心裏頭也七上八下的。

倒不是不相信範曉娟的實力,而是現在真的有人會為了口感跟味道買單嗎?

等了一會兒,第一個顧客上門。

張燁家的大骨面口碑做得紮實,即使良記那樣降價打擊,還是能夠維持店裏面的成本。

對比大骨面,炸醬面又是新品,又賣這麽貴……

進來的是個大叔,還是個老顧客。

大叔一走進來,看見店面煥然一新,還左右打量,直到看見後廚裏頭走出來的張燁才回過神來:“原來還是你啊。”

張燁一張面相自帶微笑,就笑著跟對方打招呼。

“放寒假的時候裝修了一下。”

“還真怕你們不開了,我以前也是吃慣了好東西的人,什麽花樣的我都不喜歡,就喜歡這一口家常的,老板娘你要是換了地方,也要通知我們這些老顧客新店的位置啊。”

張燁知道他一直都吃大骨面。

結果那人坐定了以後,聞到廚房的香味,驚訝的問:“是不是炸醬面!”

張燁說:“是!”

對方眼前一亮:“那我今天來炸醬面,還要大碗的。”

很快,第二個拎著飯盒的人進來了,也是要炸醬面。

醬已經在灶台上煨著了,面條也是現成的擀好的,大丫在廚房煮面,張燁在外頭招呼客人,她想看看客人們吃到炸醬面的反應。

第一碗面是端給大叔的。

均勻的面條上澆了一層黑紅的醬汁,旁邊擱著一小撮黃瓜絲,一股難以形容的香味從醬料中飄了出來。

這種香味不像人工味精加工過的那種,帶著原生態的肉香跟醬香的融合。

很難形容是什麽感覺。

加上黃色兒的,白色兒的,黑紅醬汁幾種顏色給人的視覺沖擊,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

大叔也是吃多了山珍海味的人,還是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張燁說:“這面要好好拌勻,讓醬汁包裹住面條。”

大叔平常還會給她說幾句話,今天是客氣話都沒講,迫不及待的開始動起來筷子,一口,兩口,三口……

直到一大碗面條都吃完了,才擡起頭:“不好意思啊老板娘,這面……太好吃了!”

而端著不銹鋼飯盒的兩個小夥也擠在了一起,兩人把面條對比了一下。

給的料都差不多足,但是從小面館裏面端出來的那一碗,味道特別香。

良記的看上去雖然也不錯,可是醬料中的肉切得太碎,裏頭加了土豆粒讓醬汁變得黏稠,吃起來就沒有明顯的肉味。

他挑出來一筷子:“來,咱兩一人分一半。”

而端著小面館打包來的黃衣小夥先是嘗了一口:“我先試試味道。”

又不可置信的嘗第二口。

再來一口。

每一口下去對於味蕾來說都是一場盛宴,可是這只是一碗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