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衣冠又雙叒叕南渡(第2/2頁)

在這種熱議之中,看到移民海外有那麽多好處,一些勉強維持生計的佃戶動了心,紛紛跑去報名出海。

伴隨著這股熱潮,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佃戶荒,原本還尋思著怎麽加租地主們,突然發現一個怪像——長工們辭工跑了,有些佃農也跑了,這是怎麽回事?

至少在乾聖九年,他們中的不少人都沒弄明白。畢竟,相比之下,人還是很多的。特別是南直隸本身就有大量失地少地農民以務工或者手工業為生,偶爾的有長工佃農緊張,那也只是一時,畢竟南直隸,尤其是江南,地不是一般少,人不是一般的多。但是在移民潮出現後,在短短兩三年內,就有一些地方出現了佃戶緊張的情況。

是困守祖地貧困潦倒一生,還是海外一搏?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選擇。“樹挪死,人挪活”由此深入人心。

隨著越來越多無地、少地的長工、佃農紛紛出海,地主們不得不面對一個怪事,非但長工越來越難請了,就連同佃戶租的地少了不少,甚至地主們要上門遊說佃農多租點地。

土地閑置,那也是要交皇糧國稅的。無奈之下,為了招攬佃農,地主們只能紛紛降低地租,沒法子,你不降,別人降啊。

這是怎麽回事?

稍作疑惑後鄉紳、地主們就發現了原因——移民潮讓越來越多的人去了海外。與是乎,地主們紛紛向懸牌的鄉紳們訴苦,在家的鄉紳們給在南京為官的同鄉、同僚寫信訴苦的同時,又聯合起來向各地父母官們施壓。地方父母紛紛上疏朝廷,請求禁止百姓出海,否則沿海之地無人耕種。

朝廷中樞,響應此事的還真多,就連宋學朱都說:

“他日陛下開拓海外之利,為了緩解中原流民之苦,以南洋之糧接濟中原之需,此為大善,而今時天下百姓皆蹈海逐利,長此以往,若任由百姓蹈海海外,只恐怕使數十年後,中原幾既無禦敵之兵,既無在冊之民。”

對此,朱國強只是笑道:

“故土難離,但凡有一口吃食,百姓又豈會遠離故土,若非豪紳盤剝過重、兼並吞食,百姓焉會背井離鄉,去那海外蠻夷之地謀生?”

按後世史料統計,從乾聖九年到十九年的這十年間,至少有300多萬各地百姓移民海外。六成部分去了南洋,三成多去了天竺各諸侯國,還有少部分去了大洋彼岸的豫章郡,由此,華夏移民又一次開啟新一輪的文明擴張。後世學者將其“乾聖衣冠南渡”,與史書中的衣冠南渡的“南來頻灑淚”不同,這次是主動的,而不是迫於戰亂被迫南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