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姬則請入梁

現在蕭諶有一件大事要他出頭,更是為侄女正名的好事,無論如何他須出頭,將事情辦得漂亮。

“兄長有話直說。”蕭諶高興,立刻招呼蕭訊有話直說,自家人不用那麽客氣道外。

“請陛下立鎮國公主為太女,以承江山,令天下知,大昌後繼有人,可擔天下重任。”蕭訊提議,漂亮話須得說,說好聽些。

蕭訊話音落下,齊刷刷的目光聚集在他身上。

有些事就算早有意料,亦知道此事攔不住,事情當真發生,依然讓人一時無法接受。

“陛下,臣亦請陛下早立儲君,以安天下人心。”明鑒第一個出列,滿臉都是迫不及待,巴不得蕭諶立刻拍定此事。蕭寧終於要名正言順了,大好的事兒。

姚聖從袖中拿出奏疏,以至於慢了一拍,倒讓明鑒搶了先!

這可再不能讓人搶了,姚聖道:“臣附議。另左仆射與三軍將士上書,亦請陛下早立太女。”

姚聖手中這份奏疏的份量,自不是旁人可比,蕭諶難掩飾驚訝地道:“啊,就連三軍將士都掛心儲君一事,可見立儲一事,人心所向。”

這話不必多說,天下人無一不關注蕭諶所立儲君何人。

自打去歲蕭諶已然在審查楚安一案中表明態度,人人都明白,蕭諶不打算努力再生個兒子,亦不想從兄弟們之中過繼一個兒子,以承嗣位。

兒子他是沒有,他就只有一個女兒。

這麽個女兒,天下間的男兒,有幾人能出其左右?

既是無能出其左右,蕭寧要成為大昌的儲君,反對的話早說過,爭也都爭完,再無人能攔得住蕭寧成為大昌儲君,未來皇帝。

是以,一個接一個的人附議,都是同樣的態度,同意蕭寧成為太女,國之儲君一事。

該面對的爭議,不該面對的爭議,蕭寧早已面對過,如今已然是她收獲的時候。

就算心裏不服,認為一個女子成為儲君這個事,實在有悖倫理,終究還是沒敢吱聲。

怎麽吱嘛!

看看現在朝堂上的人,不說其他,只道他們,有幾個不同意這事兒的?

再加上軍中將士都是蕭諶和蕭寧的人,就只須要他們支持,蕭寧這一個公主想成為大昌儲君,誰也休想阻止。

蕭諶一看就算不同意的人也不吱聲,心情自然是極好。

“著欽天監備良辰吉日,禮部準備一應用物,行冊封太女大典。”蕭諶要的正是這麽一個態度,誰不管心裏是樂意或是不樂意,那都沒有關系,只要蕭寧被封為太女一事無人反對,這就成。

“唯。”作為禮部尚書的王宦,日常用得上他的時候極少,總算有機會出個頭。

蕭寧即將被冊封太女這事,定下了好,名正言順,往後能安無數人心。

自此,遷都長安後須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儲君,冊太女。

欽天監處,孟塞很快選出良辰吉日,為五月十二日。

算算日子不過是一個多月,正好,孔鴻與眾將士都將歸來,有他們為蕭寧助陣,上佳!

這樣一來,蕭寧接下來忙的也就是冊封事宜,量身準備朝服,準備冊封大禮,倒也忙得不可開交。

在此期間,梁州亦傳來好消息。

崔攸接手梁州後,迅速與梁州的山民再次溝通上,畢竟只是一個糊塗刺史不知所謂之行事,並不代表大昌。

與山民交好,這是大昌未建朝便明定之事。大昌建立以來,兩任刺史與山民之間都是交好為主,互補互助,為百姓而謀。

況且挑起戰事,梁州有損失,難道山民就沒有?

若大昌當真欲與山民交惡,兵強馬壯的大昌,長驅直入,難道以為大昌怕了山民不成?

實力擺在眼前,就算山民想再說得囂張,進犯梁州討不了好的結果,難道以為瞞得過誰?

正是因為如此,許多東西須從大昌處換取的山民,其實是被大昌掐住了命脈,若是不想往後山民的日子難過,還是同梁州交好為上。

山民與梁州交好,得利最大的一直都是山民。

只不過大昌為邊境安寧考慮,故而一再退讓。

戰事一起,兩方皆有死傷,可是這誰多誰少,誰心裏,想是有數的。

況且,這些年同大昌交好,大昌是大方的人,面對山民的處境,能幫上他們忙的事,皆以為之。

山民得了好處,為長遠著想,豈有不思繼續與大昌交好之心。

當然,這戰事一起,更多問題在於他方,而非尹山。

趁此機會,崔攸不介意助之一臂之力,讓他成為一統山民的頭人,自此往後,大昌只需要同他一人往來,山民出事,也只須尋他一人問明究竟。

尹山若說無意一統山民,定是騙人的。

恰也正是因為如此,有了機會,再有梁州相助,他豈能不順勢為之。

尹山這些年得大昌相助,如虎添翼,收攏人心從不掩飾,在一定程度上,大多數山民是偏向尹山。畢竟跟著尹山能吃飽穿暖,換作誰又舍得過苦日子,不過是別無他法,不得不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