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仁至方義盡(第6/6頁)

一個個宰相們面對蕭寧,真是舍不得不支持她!

不能否認蕭寧是在不斷地擴大她對大昌,對天下的影響力,可在這個過程中,蕭寧亦為百姓,大昌,乃至後世多番謀劃。

這樣的一個人,誠如她同天下人說過的話。

雖為利己,亦為利國,更為利於天下。

那如何讓誰能抹去她這一份謀劃,舍得不支持她。

“臣願意起這個頭,修史。”附議不止,姚聖更是迫不及待的表態,此事他是定要參與的,更是要一心一意做好。

“臣願助之。”顧義第二個出頭,迫不及待的開口。

著書立傳,名垂千古。著史家之經典,蕭寧已然道出了標準,如此標準,可不是輕易能達成的。

任重而道遠,仍須有人不斷前行。

於沙場之上,有將士一往無前;於文化上,也須有人不畏艱難,翻看經典,以令後世知今日之事,前朝之事。

都是讀書人,誰又不曾知道,修史,正史,那對天下,對後世意味著什麽。

蕭諶看著精神過來的蕭寧,心情已然是相當的好。這等利於千秋之事,豈能不為之。

“好。”蕭諶贊之,這些事,蕭寧挑起頭,必然也會跟著做到底。

“另,新都已成,請陛下遷都。”遷都,有些事,就該在新都有一個好的開始,凡事立好了規矩,籠絡了該籠絡的人,自此,世上再無人可以抑制蕭寧。

蕭諶亦是此意,雍州一地雖然是他們父女經營多年,但這裏地處偏北,並不是可以作為天下一統的國都。

況且,蕭諶考慮得更多,蕭寧至今,該做的,不該做的,全都做了。名正而言順,想來這個時候無論給蕭寧什麽樣的位置,絕無人再置喙。

女子可承爵承嗣,亦為一家,更為天下。

誰人也都明白,改了女子可承爵可承嗣開始,蕭寧將來承天下,為女帝,已然是板上釘釘的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會有姚拾兒一事引起天下轟動,以口誅筆伐,是為毀了蕭寧,蕭寧阻止蕭寧往前邁上一步。

既如此,便意味著這些人斷然不會輕易罷休;既如此,蕭評當日勸蕭諶盡快遷都,就是為了盡快給蕭寧正名。名正,自此再想阻止蕭寧走這一步,必已成了奢望。

當然,名正言順之人,也就讓原本追隨蕭寧的人得了一顆定心丸,自此,全心全意為蕭寧辦事。蕭寧正名對他們而言就是莫大的喜事。

這個時候的蕭諶道:“既然新都建成,確實是該遷都了。以欽天監擇良辰吉日,與百姓告別,即遷都。”

遷都,此事是自新朝建立,一群人便叫喚著的事,盼了許久,終於盼到了。

可是一切事既然都是蕭寧在推手,想想他們喊著遷都都喊了多久了,想不到都不及蕭寧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