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仁至方義盡(第5/6頁)

蕭諶看完後,嘴角含笑,即頷首道:“好,發行吧。”

“陛下。”蕭諶全無意見,畢竟這上頭蕭寧說的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她的意思,怎麽看他都覺得蕭寧想趁機博大昌百姓好感,並無不可。

可是有太多的人並不是這麽想的,而且這上面畫的他們也太醜了吧。

如李禦史是覺得,他這上面的表現就他看來,實在面目可憎。

因此,不管怎麽樣,那是必須果斷阻止蕭諶同意這事兒。

“怎麽?”蕭諶顯得好奇地問,對這位有事沒事總挑刺,他也是很無奈。

好在這一回蕭寧把事情辦得尤其的漂亮,就算他們再想挑毛病,沒門!

“是否有些不妥?”李禦史糾結於如何說服蕭諶,千萬別同意這回事。

蕭諶明白了,肯定是這上頭有什麽東西是他不喜歡,不樂意讓人看見的。

那不是最好不過?

蕭諶一直都讓人挑毛病,一直不快活,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何樂而不為?

想清楚這一點,蕭諶板起一張臉問:“有何不妥?上面可有不實之言?”

對啊,上頭有寫了什麽造假的話嗎?

若是沒有的話,怎麽就不妥了呢?

“亦或是李禦史覺得,叫天下人知我大昌朝廷公正執法不好?”蕭諶亦好奇,這一聲聲的所謂不好,究竟是哪裏不好了?

李禦史聞之連忙解釋道:“陛下,臣絕無此意。”

開什麽玩笑,若是連朝廷公正執法都成了不好了,這天下間還有什麽東西可以說好的?

“既如此,還須再說些什麽?”對啊,蕭寧已經將圖文發行的好處告訴所有人,作為一個正常人,都不應該就此事提出反對的意見,除非你是真不想讓這個國家,這個天下變得更好。

李禦史語塞,話是這個道理,他敢如實答來,道是畫得他太醜,且再有閨女坑的他,他這會兒是怎麽看怎麽覺得,這圖文要是發行天下,定然叫天下人都笑話他。

可是,當初說出一些話的時候,他不過是說出心中的所想,不曾想有一天,這樣的話不僅記錄入史,更是以圖配之,每個人的面容都栩栩如生。

但凡若是不像一些,李禦史都沒有那麽難受。

“兒再請,朝廷以立太史公,記史繪圖,以流傳百世。”蕭寧趁此機會,更是提出一個新的政策。

值得一說的是,至今為止,並沒有真正的史書,也就是說,對於歷史的了解,各家的版本也都是不一樣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寧之前召天下有才之人以修史,亦為天下士人所傳頌。

可是修史,修的是前人之史,如今的歷史,後世難道不需知今日之事?

既如此,蕭寧也想起應該立下一個名正言順的史官之位。

蕭寧既請,也道:“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自來雖有史官,然各家之史,皆不外傳,遑論匯集成本。

“先前我朝修書,亦為集各家之記載,修書是為天下、後世之人,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既須修史,亦當將我朝之史,皆以記錄。無論是前人之史,亦或今日之史,當不虛美,不隱惡。”

蕭諶聞之,贊道:“好,說得好,諸卿以為呢?”

“臣附議。”姚聖驚嘆於蕭寧的一番話。這集各大家所言,哪一句不足以流芳百世?

用來說服在場的人,讓他們認同這份為後世而修史,記史之心,誰又能不驚嘆於蕭寧的高瞻遠矚?佩服她的胸襟氣度?

就算是李禦史再想反對,這眼下的情況已然不僅僅是眼前一事,更是關系千秋。

他要是敢提出反對,不用蕭寧他們開口,這天下文人學子,皆不能容於他!

修書立傳,本就是浩大工程。可是自古以來還沒有哪一個朝廷有蕭寧和蕭諶的大氣,願意傾盡家財,只為修書立傳,如今看來,蕭寧是準備修史。

之前蕭寧在荊州時也曾修過史,但修的是地方史,人史。

倒也是有人動過心思私自修史,只是這古今以來,諸如此類之人不計其數,可是真正流傳後世幾何,額,得看看各世家願意亮出否。

無論他們願意或是不願意獻出他們的私藏,朝廷安定,就得修書修史。

修書這個事,蕭諶和蕭寧早已經開始,初初欲利用修書這一點籠絡人心。

事實證明這個辦法還是有用的。

欲傳文化,亦或是想要流芳百世的人,或為後世,或為己,總是會考慮種種原由而選擇加入修書。

可這修史,那可比尋常的修書更難。

一國之史,如大興一朝數百年,史書所記幾何,他們其實心裏是沒有數的。

現在大昌初建不久,也正是因為初建,創立新規矩的時候,自此,不僅是在政體上有所改變,便是這文化上,一樣要開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