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父母為子計(第6/6頁)

蕭寧和蕭諶一般重將士,從來不許任何文臣傷及將士,這是他們從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待遇。這樣一個把他們放在心上的人,他們都不思支持,不願意讓這樣的人身居高位,他們是想支持什麽人?

還想再說話的人,聽到孔鴻提起三軍將士,瞠目結舌。

這,好吧,他們又一次忘記了,孔鴻並不是單純的文臣,而是於軍隊上,可以代表三軍將士的人。

由他出面,請三軍將士一道請命,支持蕭諶改制。

女子可承爵承嗣,就該讓這件事板上釘釘,誰都休想改。

這樣一來,省去蕭寧多少事?

從今往後,無人再有機會就蕭寧是女子的身份攻擊蕭寧。

但凡想到這一點,多少人的心情變得愉悅。

孔鴻這一波操作都是蕭諶提醒,他再加以完善,結合天下百姓之所請,許女子可承爵承嗣。軍隊的影響力,代表的軍方,亦是民心,昭示於天下人,對蕭諶所做下的決定,他們支持到底。

“陛下,無類書院學子齊上書,請陛下許女子可承嗣。”蕭評於此時也得出列,將他手中的底牌亮出來。

無類書院對大昌的影響力,那都是有目共睹的。

這些年無類書院聚集名家大儒,教導學生亦是百裏挑一,人中龍鳳。加上蕭寧並不一味注重讀書,研究院也一並被放入了無類書院中。

各種各樣新奇的研究一但放出去,都將成為天下世族爭先奪後,欲占為己有的利。

如今的無類書院,不僅育國之人才,也養能令百姓天下得實惠之人。

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無類書院代表了大昌朝內最開明的名士和新生力量。

能讓無類書院上書,也就得到無數天下名士的支持。無類書院的聯名上奏一道出來,馬上,立刻讓不少人閉上了嘴。

軍中、士人、百姓,這已然包含了大昌朝的大部份階層。尤其是軍中。

兵馬意味著什麽,豈無人知。

知歸是知,暗想蕭諶總是不喜歡動粗,或許,或能,他們可以無視這一點?

但軍中將士聯名上書,無類書院聯名上書,外面還有百姓,都支持蕭諶的做法。

得實惠之人,他們不像眾多世族一樣,得了便宜還賣乖,更能翻臉不認人。

在很多人看來,比起所謂的規矩,能解決百姓衣食之困,能讓天下太平,這才是最大的規矩。

只要是能做到這一點的人,他們會無條件的支持。

蕭諶和蕭寧,都是給了他們希望,讓他們不至於過於絕望的人。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更願意無視所謂的規矩,只要能留住為他們謀劃之人,給他們的將來,他們的子孫,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