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我欲改規矩(第6/7頁)

蕭諶怕是有著同樣的想法,崔攸人長得好不說,說話做事,樣樣都不賴,著實讓人滿意。

“忠君愛國,無可厚非。然逆子賊臣當道,若一味求忠,何以面對天下百姓?將軍鎮守一方,是為大興,更為一方百姓,萬萬不可因一時心軟,罔顧百姓。”明鑒縱然落後一步,和蕭寧出去轉一圈,見識蕭寧和蕭諶這父女配合默契與反應,更加堅定不移站他們一方,如何能讓他們自斷前程?

雖然,蕭諶道出這樣的話,未必見得發自內心,給人遞梯.子的事兒,得幹!

“請將軍三思。”新來的都心急,尚未完全領會蕭諶意思的人,聽完崔攸和明鑒的話,趕緊表態。

“請小娘子起草檄文。”這還不夠,崔攸幹脆按蕭寧先前的提議,請蕭寧務必著手推行計劃,起檄文,刻不容緩。

蕭諶重重地點頭,甚是認同。

一群蕭家人,除了跟她轉了一圈回來的人,其他人臉上皆是一僵。可是,等她寫完檄文。

MD!都想問問蕭諶,你怎麽養出這樣一個兇殘的女兒來的?

要說蕭寧這份檄文,大致內容翻譯如下:

先是點出大興朝自建朝以來,歷代皇帝如何勵精圖治,肯定大興皇帝的功勞。

隨後點出大興天下大亂根本,皆因亂臣當道,謀害皇帝,挾持皇帝。

之後,蕭寧細數曹根的罪行。

其一,直指曹根殘害皇帝,意圖顛倒黑白,抹殺他誅君之舉,真真是亂臣賊子;

其二,殘殺朝中重臣,令滿堂重臣家族盡滅,以令其挾天子而令諸侯;

其三,與亂臣賊子勾結,謀害忠臣良將;(所謂的另一個亂臣賊子自是韓靖無疑,蕭寧更補充一份針對韓靖的檄文,在後。)

其四,敗於雍州之手,曹根賊心不死,假傳詔令,以雍州相付,不過因冀州已失,正面不是雍州對手,假借皇帝之令,強加雍州一方一個目無君主的罪名,隨後可光明正大發兵雍州,其心何其險惡;

其五,曹根為除大興忠臣良將,其中深意,必為奪大興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不過是手段,非目的。

細數過多曹根的罪名後,蕭寧便開始分析曹根奪取大興天下的計劃。

控制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將士皆因皇帝而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乍一看,曹根得皇帝,等於占據大義,天下人不聽皇帝號令者,皆可以犯上作亂為名,以朝廷之名發兵伐之。

一但殺盡天下忠臣之士,自此天下盡落他手,他想如何便能如何。

不會有人認為,曹根無奪取天下之心吧?

反抗曹根的都是世族,世族一腔忠誠,落得被曹根屠殺殆盡的下場,曹根為何殺世族?

士大夫與天子共治天下。曹根自問能安定天下?

一個弑君者,靈帝在位,一向對他言聽計從,尚且不能為他所容,世間誰人敢言必對他言聽計從,事事順他之意?

喜怒無常,不能自制者,你們真不怕他一言不合拔刀殺人?

完畢!

哪怕蕭寧一直認為曹根殺得世族那是殺得相當的漂亮,在扣人罪名的時候,定然傾盡所有道對方的不是,更是有意誇大其詞,嚇唬人,怎麽嚇唬人膽顫心驚就怎麽來。

聽完蕭寧檄文內容,一群人靜默不語,蕭諶早已麻木,不管怎麽樣也得問問再做,“諸位覺得如何?”

表現出他的民主,怎麽說蕭寧是他女兒,事情做得如何,當爹的真沒辦法自誇自罵。

“請將軍將檄文傳閱天下。”崔攸又一次出面。蕭寧寫得抑揚頓挫,扣人心弦,令人不由自主的隨內容而憤怒,懷疑,極好!

總是慢一步的明鑒真心想說,崔攸你一個少年,反應何必如此敏銳,還讓不讓人活了?

明鑒怨念無比,明面上什麽話都不能說,唯有再次附和道:“請將軍傳閱檄文,令天下明了。雍州非不忠於大興,不忠於君。雍州守不住大興朝,當守住百姓。”

嘖嘖嘖,蕭寧不得不說,這人一張嘴,會說話的人死都能說成活的。

有兩人出聲,眾志成城,皆請蕭諶把蕭寧的檄文亮出去,順便把韓靖那一份同樣發出。

眾人其實很期待天下人看到這兩份檄文時,是何等反應。

能將皇帝的詔令拒絕得理直氣壯,最重要就是得學會倒打一耙。誰讓曹根才是京城內真正執掌大權之人。

曹根的用心,天下人無不側目。又加之雍州既被曹根這個亂臣賊子所不能用,更為打出匡扶天下之名的韓靖有意加害,若非蕭寧聰穎,沒叫韓靖和曹根合謀加害,雍州會變成什麽樣?

雍州內部,瑤娘配合議事的結果,繪聲繪色的編成段子往大街小巷中傳傳,好叫雍州百姓知道,有人想從蕭諶手裏搶走雍州。

要說蕭諶和蕭寧這對父女,從前時蕭諶作為將軍,雖不掌庶務,一心領兵,其兵愛民如子,不犯百姓,多助於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