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第2/3頁)

其實修路最好的時間是秋收之後,只是當時他們伊春還在和北狄打仗,再者就是當時匠人們也對水泥的研究還沒成功,只弄出了半成品。

所幸,他們北方一帶,開春後開始修路也是可以的,不像南方,一開春就是陰雨連綿,北方的雨還是比較少的。而且水泥的硬化速度也很快,只需要一晚上,次日,即使下一點小雨也沒關系,不是瓢潑大雨就沒事。

於宸說道,“開春,春耕很重要,而且我們估計要對綏化用兵了。”人力很緊缺啊。

“放心,這些我都已經考慮在內了,我會讓部下帶著狄羅俘虜做為修路主力的。還有,前期的沙石,也讓這些俘虜負責,同時會輔助讓工兵開著投石機輔助他們。”

於宸訝異地看著她,讓投石機幫助俘虜?這不太像她的風格呀。

其實不止於宸,其他與會的成員也覺得吃驚。

“幹嘛這麽看著我?”姚春暖一本正經地訓了一句,“即使俘虜好用,也得愛惜著用啊,這樣才能多用幾年。”

哦,懂了。原來姚大人這麽做不過是為了延長俘虜的使用年限而已。他們就說嘛,姚大人怎麽變心軟了。

會議後面,眾成員聽她分析了修路的好處,以及出乎對她決斷的信任,一致通過了這一項決定。因為從她加入大將軍幕府之後所做的每一項決斷,最後都證明她是對的,相信這一次,也不會例外。

會議結束之後,姚春暖叫住得力下屬封秀東,“和北狄關於俘虜的贖回的談判盡快出結果,把我們之前商量好的價格給他們,愛接受不接受,別再扯皮了。”

封秀東點了點頭,應諾下來。

其實這些狄羅俘虜,隗希哲退兵之後,休整了一段時間,想起被抓的族人勇士,就想通過和他們交涉,把人給要回去。

面對戰敗方的請求,姚春暖他們當然毫不客氣地提出條件啦,這些俘虜,他們要接回去也可以,但是要交贖金。每個人不多要,兩百兩一個,統一打包價是四百萬兩銀子。

聽到這個價,北狄要吐血了,要是他們部落有那麽富有的話,他們還用得著年年南下搶劫大梁嗎?對此,北狄族那叫一個抗議啊。

面對他們的抗議,姚春暖讓人給他們算了一筆賬,賬名叫做《一個二十歲的北狄男人一生創造的財富》。

一個普通的北狄男人,他一生創造的財富約是六百兩,再除去他的吃穿用度,大概還能剩下四百多兩的財富值。他們只要每人兩百兩,就讓他們把人贖回去,已經是無比的仁慈了。

聽到伊春這些人的算法,北狄前來交涉的負責人眼睛都瞪大了,這些人這是把他們北狄勇士當成什麽了?無情的賺錢機器嗎?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的那種?魔鬼,這都是什麽品種的魔鬼!

這麽多的贖金,北狄當然不願意支付,為此還曾向大梁朝廷提抗議,造他們伊春城主府的謠,說他們虐待俘虜什麽的,說他們這樣剝削壓迫俘虜,非禮儀之邦所為什麽的,非泱泱大國所為什麽的。

對此大梁朝廷回都不回應。即使回應了,斥責伊春的話,伊春這邊也不會買賬就是了。所以太子聰明的直接不予理會。

關於狄羅俘虜的慘狀以及相關的消息,姚春暖並不禁止傳播。故而,一些外族也有所耳聞,比如西戎那邊,退守本土之後,對他們防備得緊。

最終,北狄還是得直面伊春的要價。北狄前來談判的主談判官臉色都變得很難看,說他們沒有那麽多銀子。別說兩百萬兩了,一百萬兩拿出來都勉強。

當時,封秀東這邊的人就問啊,“那好嘛,你們現在到底有多少嘛?”

“六十萬兩,我們只有六十萬兩!成交的話,我們把二十萬兩給你們,你們必須把所有的北狄俘虜交還給我們!”這六十萬兩,要擠出來,他們全族都要很吃力才擠得出來這個數目。

面對貧窮的北狄一族,六十萬兩想贖回兩萬青壯年俘虜?怕他們在想屁吃!“六十萬兩,我們可以給他們贖回一部分人。”

北狄談判組雖然很不甘心,但伊春這邊態度強硬,他們也只能認了,但是他們提出親自挑人的請求。畢竟,有些北狄家庭砸鍋賣鐵的,想把自家的男人贖回去。如果不能挑人,這交易就很難成交。

聽了對方的理由,姚春暖示意封秀東同意,但是有個條件,北狄的將領,每一位都得兩千兩,少一兩銀子都不行。

最後封秀東告訴北狄談判組,他們可以贖回兩千五百人,這些人不包括將領級別的存在。

對方一聽這個贖回的人數不對啊,“不是,六十萬兩不是能贖回三千人麽?”

封秀東告訴對方,“哦,你說兩百萬贖回兩萬俘虜,然後是兩百兩一個俘虜啊,那個是統一打包價,是最優惠的。你現在只買一部分,當然不能按最優惠的價格給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