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五行將作

話說。自薊王修造大利匠人城,便未雨綢繆,首開將作大舡。

薊王唯恐,繼任者卸磨殺驢。屠戮墨門。於是不惜工本,將諸多工坊,悉數搬入船中。只需斬關斷鎖,便可順下巨馬水路,逃出生天。誠然,借水力、風力之便,亦是主因。

待船運大興,薊王又分門別類,打造各式機關船。牽風海捕船,探海采珠船,尤其專為海市打造“魚鮮坊舡”:機關驅動,掛鉤去鱗、剖腹開膛,鹽水沖洗、煙熏烘幹。待包裝出坊,已成幹貨。令將作寺一眾能工巧匠,茅塞頓開。

於是,金、木、水、火、土。將作五行船,應運而生。

將作金行船,鍛造兵甲鐵器。將作木行船,制造木質模組。將作水行船,通水運之便。將作火行船,燒造冶煉專用。將作土行船,專攻土方工程。

五行連動,萬事齊備。

如將作水行船,艉門內藏船塢,可修造鬥艦以下,諸多艇艦。

科蘭迪亞帆船,船型類後世椰索板馬船,尺寸與扶南大舶相仿。“其船頭尖,形如鴨母,遇颶風隨波浮沉,故能出沒波濤也”。

先將椰索解開,而後拆除船板。匠人先鋪龍骨,再裝船底,釘接鉚合,將船板原樣裝回。而後髹漆撚縫,加裝搪瓷護甲。水密隔艙、單桅機關風帆、飛車螺旋槳、赤馬逃生革船等,不一而足。

各式輔件,水行船內齊備。只需稍作修改,便可使用。

看似修舊如舊。然內外已不可同日而語。甲板上下,裝飾一新。漢家風尚,撲面而來。

話說,薊國百萬船戶。所攜各式海船,不勝枚舉。如何改造成薊式機關船,將作寺熟能生巧,早已得心應手。

便是科蘭迪亞帆船,亦不在話下。

因龍骨、船底板,皆早有預備。船殼髹漆撚縫,皆在水線之上。故數日造畢。

“這是……”待哈利婭乘天梯,降入船塢。眼前這艘霧潮號,雖似曾相識,並不陌生。然卻不知為何,忽生敬畏之感。

“霧潮號。”大匠師笑道:“女士權且用之。凡有不便,可先書錄。待他日,再做變更。”

“多謝。”哈利婭深謝。

先事無巨細,將各式機關器如何使用,悉數告知。再贈“釋船圖卷”。女雅瓦納,遂領船員登艦。艉門開啟,機關松解。順下軌路,滑行入水。

深吸一口,水沫清氣,穩住心神。

待船員各就各位。女雅瓦納,高居艉樓禦艙,搬動機關。

但見前甲板,折倒船桅,徐徐直立。繩索繃直,風帆順下。飛車槳驅動霧潮號,緩緩離港。腳底一震,風鼓帆滿。霧潮號,宛如海鳥,加速出海。

矗立水行船甲板。目送霧潮號遠去。七島商會執事,梅斯·提提阿努斯四世,深長一笑。

“七島商會,由此始發。”

西天竺海。

霧潮號,乘風破浪,初行試航。

雖是單桅,亦是二翼翀囂帆。飛車槳乃由底艙,來自阿克蘇姆王國,數頭“蹄如蓮花,善走多力”之花蹄牛驅動。

艉樓禦艙。躡板、手柄、羅盤(舵盤),各式機關,次第排列。還有赤金笙簧管(傳聲筒),發號施令。

機關術便利操控。霧潮·哈利婭,並麾下船員,皆精通航海。稍作習練,便可習得大概。假以時日,自當深諳此道。

更有甚者,龍骨結構,令船只載重大增。糧秣輜重,充足儲備。十日可達,足月往返。如此迅捷,始料不及。

紅海。愛拉納灣,艾拉港。

紅海最北端,被西奈半島劈出二海灣:蘇伊士灣、愛拉納灣(亞喀巴灣)。艾拉港,便坐落於此。

希臘先賢,克羅狄斯·托勒密,稱此地為貝雷尼斯(Berenice)。羅馬人則稱之為艾拉(Aila)或愛拉納(Aelana)。

稍後。“長在墻上的攀緣植物”,“最佳元首”羅馬五賢帝之圖拉真。主持修建“新圖拉真大道(Via Traiana Nova)”:從大馬士革以南,經安曼,終點於此。並與一條西通埃及之大道相連。同期(106年左右),艾拉港,成為羅馬帝國,重要港口之一。

時下,乃羅馬邊墻行省,不可或缺之出海口。

日薄西山。霧潮號徐徐入港。

霧潮·哈利婭,環視繁華港城,忽生眩暈。

閉目再睜。漢家風貌,悉數褪去。滿目皆是,羅馬風情。

正如七島海賊,廣有港口權益。西女國,亦有據點。

率眾信步登岸。霧潮·哈利婭,熟門熟路。穿行於熱鬧街巷。確認無人跟蹤。這便從“圖拉真市場”,閃入一條窄巷。

巷中酒館林立,兼有女市。一路行來,歡聲笑語,鶯歌燕舞。不時有身後船員,“無故失蹤”。不用說,皆去尋歡作樂無疑。少頃,身後只剩寥寥數位,亞馬遜族人。霧潮·哈利婭,早已見慣不怪。入巷深處,於“特爾摩冬之家”,門前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