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非淬不铦(第2/2頁)

良匠各有所悟。

之所以清鋼琉璃,只能制象鎧。因受技藝所限。琉璃淬火,最小亦足有巴掌大。可想而知,人馬皆無從披裝。然造琉璃楯,卻正當適宜。更有甚者,雙層夾膠,鎏金銅邊。手持此盾,視線不減。若要堅固難碎,可由數個同心環面,甚至同心扇面,拼組而成。前面破碎,還有背面(雙層夾膠),整扇破碎,還另有扇面可用。

皆試造之。

稍後,劉備又觀鑄幣署(鑄幣)大舡、小水貊(造弓)大舡,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薊國重臣,皆陪同在列。

便有雙博士祭酒服虔,暗問儒宗:“主公因何立匠戶於此?莫非只為借水利之便。”

儒宗顧左右答曰:“子慎且看,只需船翼翻轉,割斷繩纜。一眾匠人,便可乘船順下,廣遊四海。”

“可守可逃?”服虔幡然醒悟。

“自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墨門日漸式微。匠人雖位列國之石(四)民,卻屢遭輕慢。主公恐百年後,墨門終為人所害。故設此城,已備後患。若事不可為,匠人當棄城而走,另尋安身之地也。”言罷,儒宗嘆道:“此乃匠人後路也。”

“原來如此……”服虔嘆服。

以備不虞,真仁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