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雜羌兵諫(第2/2頁)

“喏!”

整整一個冬日,蟄伏在大小榆谷,河湟谷地的三十五部雜羌,精兵盡出。宛如蝗蟲過境,撲向隴右郡縣。

一路馳騁,見軍營空置。烽堠障壁,人去樓空。心中更加篤定。凡有岔路,便有人馬呼嘯而去,如此一路狂奔,撒歡似的散布四野。

不費吹灰之力,攻占幾座幕府軍營。盡取其中糧草輜重。最後一絲理智,遂被貪婪噬盡。

遇牢營,則一擁而上。奈何牢營竟堅如牢城。包鐵吊橋高懸,護城春水微寒。城中還有營官,主持守衛。城頭一陣亂箭射下,大隊羌騎便又一哄而散。留下足夠人馬圍城,再去抄掠別家。

牢城外羌人用族語高聲呼喝。所說,多是破城之日,雞犬不留,諸如此類。

城內羌人,聽得真切。各個怒氣橫生。一墻之隔,區分內外。然陣營已悄然轉換。

試想。城內水暖水洗水淋齊備。漢式華美宅邸,皆為羌人所居。家中老幼,早已遷出老寨,齊聚一堂。若放雜羌入城縱火,豈非自掘墳墓,自取其禍。

再者說來。我等縱馬抄掠隴右之時,爾等雜羌還不知在哪!

如今才拿起鋤頭幾天,便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便捉刀背弓,登城迎敵。出門時,又囑咐眾子守好宅院,切莫放賊人入內。

為何同仇敵愾。正因利益相通,血脈相連。

牢城之長,皆是關東罪官。本就兩袖清風,與民秋毫無犯。主政以來,羌人歸心。稱“父母官”。如今披甲登城,自當一呼百應。

城頭弓手林立,皆我羌戶。

祁連山脈中段,大鬥拔谷。

“報——”便有一騎,自谷內奔出:“稟府丞。雜羌精銳盡出,散布隴右。寨中只剩老弱婦孺。”

李儒與戲志才,相視而笑,莫逆於心。

“傳令,兵發大小榆谷,河湟谷地。抄掠雜羌老巢。”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