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天廚孫氏 (論壇體較多)孫寶寶的手藝……(第2/3頁)

我就從村中老人們的口中,知道了不少關於孫家飯店的故事!

朋友們!重點來了!]

……

38樓:[來啥了,樓主你又去哪兒了!]

39樓:[樓主是吃飯嗎?還是拉屎去了,趕緊給我回來!]

108樓:[氣死我了,你要手機還是要鍵盤,樓主你地址給我,我寄給你!]

樓主:[回來了回來了,剛剛整理衛生去啦,現在繼續。

大家可能都想不到,孫家飯店的老板祖上是禦廚,聽村裏的人說,孫家大概在四百年前定居在清城山,而在四百年前,孫家就稱得上禦廚世家。

當時樓主就想,怎麽可能!幾代我還信,可按照村中人這麽說,那孫家豈不是十幾代、幾十代人都是禦廚!

敏銳多疑的樓主頓時覺得這話是村裏人為了自己村造勢胡亂編的,不過漸漸地,樓主發現不止望天村的村民們這麽說……

於是,機智聰慧的樓主抱著嚴謹求真的態度去到處尋找孫家的背景資料。

樓主查過百度,到過清城山圖書館和歷史博物館,最後在歷史博物館中認識了一位朋友,他知道我在查找孫家資料後,推薦我去看《天廚孫氏》的紀錄片,總共12集,樓主發帖那會兒剛看完,整個人震撼極了!

真的,看完徹底傻了,你都無法想象漫漫歷史長河中怎麽會出現像孫家這種家族!

紀錄片中說,根據史料推斷,孫家近18代以來都是禦廚,其家族著有《孫氏食經》(共108卷,是孫家十幾代禦廚共同所著,原藏於宮廷,後因近代戰爭損毀)、《與妻食單》(這個好浪漫,是孫元卿寫的,他還是個醫學大師。因為他妻子身體不好,所以專門根據他妻子身體設計菜單,每日做給它妻子吃,算是藥膳吧。這本書價值很高,總共12卷,但是一卷都沒有面世,只存在其他古籍的字裏行間中。)

除此之外,還有好幾本寫給兒子的,兒子又寫給兒子的,反正不少。但是紀錄片拍的太遲了,在開始拍攝的前一天,孫家家主孫國棟逝世,他兒子沒有繼承到任何手藝。這些書都是孫國棟的兒子說的,不過他自己也不知道這些書在哪裏。

別覺得這人是在吹牛哦,前幾個月懷安公主墓其實出土了《孫家食經》,但都是殘卷。關鍵是還有出土文字記載孫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記錄本,這才是重中之重!

若記錄本面世,不僅會給美食界帶來震動變化,更會讓許多歷史得到補充。

不過!又有重點來了,孫國棟都去世快60年了,在孫國棟兒子沒繼承任何手藝的情況下,孫國棟的孫女,也就是孫家飯店這任的老板,她的手藝又是從哪裏學的呢?

別說天賦血脈,村裏人都這麽說,但我肯定不信……]

580樓:[臥槽,細思極恐啊!]

702樓:[啊啊啊!剛剛看完孫家飯店賬號下的視頻回來!同志們,孫家飯店老板我認識啊!她跟我高中同班!這是我高中畢業照(圖片),我們高一入校分班分到了一起,雖然不熟,但我也知道她廚藝不咋地,因為高一那年我們有野炊,在農家樂,我記得好清楚,她土豆不會切,叫她放糖還差點當成味精,連火都點不著!]

705樓:[我的天,這到底怎麽回事,沒有任何人教,一個人的廚藝能進步這麽快?不可能,別是她被人魂穿了吧!!!]

708樓:[額,來個部門的人查查她吧,沒問題那這家飯店肯定是營銷出來的。]

801樓:[樓上有的人說的太離譜了,就不能人家家中有菜譜,沒準那啥《孫家食經》人家手上就有。]

803樓:[我也覺得,那個小姐姐手臂上的肌肉明顯就是練久了才有的,我算是最早關注她的粉絲,她進步非常明顯,也特別能吃苦,或許人家手裏頭有菜譜,再加上孫家人的天賦,廚藝上升的就是這麽快速呢?樓裏某些人惡意不要那麽大好不好。]

1080樓:[別爭了,給大v投稿唄,或者給清城山當地的媒體,讓他們去采訪一下,一切不就都清楚了。這算是熱點,肯定有人想看。]

……

第二天清晨,國慶節的第二天,在這個不需要上班的日子裏,好多人睡到了自然醒。

程霖就是如此。

每天早上起床刷新聞刷熱搜已經是他的慣例了。

今天早上,他躺在酒店的床上,揉揉眼睛醒了過來,腦袋還有些發蒙。

自己昨天從公司加完班後直接坐飛機飛到清城山,父母妻兒三人在國慶的第一天就來了,只等著他一起去孫家飯店吃飯呢!

“包廂預定好了嗎?”程霖靠在床頭問。

葉慧整理著兒子的東西,點點頭道:“定好了,爸媽知道價格後心可是抽抽疼,我可跟他們說是你非要定的了。”

程霖笑笑,“可以。”說完,又感嘆一聲,點開手機,“沒想到孫家飯店火的這麽迅速。還記得咱們第一次來吃時,飯店裏頭還挺冷清的。